第69章 年貨年味 (第1/2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小孩子來說,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年中最期待的節日就是春節了,過年期間,孩子不僅能跟隨父母走親訪友,吃吃喝喝,還能碰到更多的同齡小朋友相聚在一起玩耍,還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新年禮物。 相較於現在,不少已經為人父母的80後和90後都對兒時過年的氣氛非常懷念,那時候的孩子一到過年就會纏著父母買鞭炮和玩具,每一個都年味十足,其中很多物件都是00後和10後都沒聽過,也沒見過的。 80和90後小時候流行的“年貨”,你還記得幾個呢? 00後對於摺紙翻花很陌生,但在80和90後父母眼中,這可是我們小時候過年常見的小玩具。 兩根竹籤之間粘著五顏六色的拉花紙,售賣的老爺爺隨手一抖,拉花紙就會變換成各種造型,引得孩子們拍手叫好。 小時候,每逢過年,周圍的小孩子幾乎人手一個摺紙翻花,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小玩具已經很少見了,老一輩留下的手藝可能也會慢慢失傳了…… 對於男孩子來說,過年時除了放鞭炮就是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拍卡片、玩手槍。 玩具槍的款式有很多,那個時候最為流行的就是一種裝有紅色外殼子彈的塑膠左輪手槍了。 其中紅色外殼的子彈是獨立包裝的,可以匹配很多玩具槍,男孩子們在拿到壓歲錢後都會迫不及待地跑去小店消費。 有人網友表示自己小時候家境一般,沒有多餘的零花錢去買玩具槍,於是小夥伴們就將子彈扣出來用石頭或者磚頭砸,也會發出很響的聲音。 鞭炮聲,玩具槍聲,這些熱鬧的聲音迴盪在80和90後兒時精彩的寒假。 提到過年,不得不說放炮,現如今,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很多地方在春節期間都嚴禁放炮,因此很多10後甚至00後的孩子都沒有感受過什麼是鞭炮聲不停歇的春節。 雖然如今我們也能在過年期間見到煙花爆竹,但現在的煙花已經改良升級了許多,相較於此,過去的老式鞭炮則給許多80和90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謂老式鞭炮,其實就是將紅紙鞭炮剝開外殼,把裡面的一粒粒炮芯取出來單獨點燃,還有人將這些小炮拴成不同造型,玩出了不同的花樣。 鞭炮年年有,但這種獨特的玩法是許多人對兒時過年的一種情懷。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玩的霹靂球嗎? 這兩個核桃大小的球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碰撞到一起就能發出響聲,小時候過年,霹靂球也是很多孩子除了鞭炮和煙花之外最愛玩的充滿年味的玩具了。 對於小朋友來說,誰都無法拒絕貼紙的魅力,在兒童貼紙的種類還比較單一的過去,很多孩子一到過年就嚷著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旺旺大禮包。 大禮包裡的零食雖然好吃,但其中大小不一的旺旺貼紙更能吸引孩子,不少孩子會將貼紙貼到自己的鉛筆盒裡,也有人因此養成了收集貼紙的愛好,看著手裡滿滿一沓貼紙,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如今的旺旺貼紙依然存在,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會將其當成寶貝一樣收藏了。年味,是從一樣樣飽含著童年回憶年貨中散發出來的。 在80年代的湖南,有許多經典的年貨和特色食品。以下是一些可能在那個時候湖南人常常享用的年貨,這些湖南特色十足的年貨,你還有印象嗎?網上節選湖南人年前的年貨準備:80年代的湖南,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年貨: 臘肉臘腸: 臘肉和臘腸是湖南年貨的經典代表,製作精細,味道獨特,常常作為過年時的主打食品。 臘魚臘鴨: 與臘肉一樣,臘魚和臘鴨也是湖南傳統的年貨之一,製作工藝獨特,保留了肉質的鮮嫩。 醃菜泡椒: 湖南人喜歡的醃菜 糖果:包括大白兔奶糖、花生牛軋糖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最愛。 蜜餞:如蜜餞、話梅等,它們酸甜可口,是家庭年貨的重要組成部分。 炒貨:如瓜子、花生等,這些小食品既可以作為零食,也可用於招待客人。 餅乾:如蔥油餅乾、芝麻餅乾等,口感良好,適合過年期間食用。 糕點:如月餅、麻糕等傳統糕點,不僅是美食,也象徵著吉祥和如意。 魚乾:新鮮魚類經過加工製成的魚乾,既是食材也是招待客人的佳品。 肉製品:如豬肉、牛肉等,用於製作各種菜餚或者用作小食品。 春聯:即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在新年時張貼的對仗語句,寓意吉祥和祝福。 鞭炮:在中國文化中,燃放鞭炮以示慶祝和驅邪避兇。 燈籠:紅色燈籠象徵紅火和吉祥,是春節期間的常見裝飾。 酒:如白酒或黃酒,用於招待客人或自飲,尤其在節日氛圍中更為重要。 茶葉:當時雖然茶葉品種不多,但口感純正,仍然是家庭必備的飲品。 湖北也一樣,和湖南這邊的差異不大,這些湖北特色十足的年貨,你還有印象嗎?網上節選湖北人年前的年貨準備: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80後的回憶感人句子》 第69章 年貨年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