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節 分家 (第1/2頁)
晨風天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名鶴需要在關中老家待上至少一個月時間。
分堂不是小事,可以說是家中一個子弟自立門戶了,依中華傳統的禮節,這個是需要有人前來觀禮,作鑑證的。
興安不行,因為他是內官。
王家不行,因為白名鶴娶的是王家的嫡女。
關中其餘的大族,柳、杜、裴、薛、韋五大族接到請柬,都是當家的主事人親自前來送確認觀禮的信件,並且表示,族中以族長為首,每家至少會有八宿老前來觀禮。
而王、白家,也會派人來,他們也是觀禮,但不是鑑證人。
“電報是個好東西,民用之後卻是方便了百姓。這件事情如果放在幾年前,至少需要一年至兩年的時間準備。”興安感慨著。
白名鶴卻不在乎:“我現在有的是時間,我不急。”
“是呀!你才二十五歲,你還大把的時間。這個致仕之後,什麼樂子沒。叔也打算告老了,奏本已經遞上去了。讓東廠舒良來接我的班,他還行。就是這些年跟著你心軟了些,朝中有官員不法,以往先抓起來打,他卻在講證據。”
“估計,於大人喜歡這樣的東廠都督。”白名鶴笑著。
“是文官都喜歡,甚至還有人大膽,非要說抄家誅連的大罪,三司會審。”興安雖然是罵著,可心裡明白這是大勢所趨,用白名鶴的話說就是。這叫文明執法,不再搞暴力刑訊,儘可能減少屈打成招這種事情。
也罷。興安要退下來,也是給新政讓路的。
“白名鶴呀,金公公說準備準備搬到你那裡去,那慈苦大師還準備在你那裡建一座廟。這本是小事,可道門天一門,三位太上真人第二天就上書禮部,認為你白名鶴是道門弟子。建道觀是必須的,要求禮部給發銀子。”
“不用禮部。我發!”白名鶴說完,又補充了一句:“我給佛門也發。當然,那正教的教堂我也出銀子。”
幾天之後,禮部派了人過來。
白名鶴要自立門戶。這只是白家的小事,可白名鶴的身份太特殊了。所以楊寧派人過來,關上書信,表示自己親自過來,同時於太師也會來,還有與白名鶴一起遞上了致仕奏本的當朝首輔,文華殿第一大學士,陳循也要來。
白名鶴心中卻是有種感動,自己和楊寧其實在理念上有許多的不同。
卻白名鶴相信。楊寧當自己是朋友,那種意見不同,卻同樣一心為中華的朋友。
又過了一次。胡濙與高谷竟然到了,他們已經致仕,在孔廟開宗立派,傳播自己的儒家學問,但蒙學用的教材,卻是從白名鶴給自己兒子寫的教材之中挑出來。正學部分,挑的更細。
白名鶴的幾何、函式之類。並不是象後世現代那樣,是個人就學。
在十二數就分科了,工學的、算學的、商學的、甚至有志作醫生的,等等,在十二歲之後的學習,已經開始偏向專業話了。
唯有想從政的,所有都不能少,而且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有資格進全學班。
見了白名鶴,兩位儒家大師各自拿出一支筆來:“白名鶴,你年齡雖然小,但也是一位宗師了。可以說在商學之道,天下無雙。你設計的會計學,稅學,物流學等,當宗師之名,孔廟留字,這是莫大的榮耀呀。”
孔廟!
白名鶴看不上孔家,可不代表不尊重儒學,不尊重孔廟。
沐浴、更衣,靜心,焚香。
白名鶴站在紙前提沉思良久,寫下了八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是惡搞嗎?不是的,在胡濙、高谷這樣的大儒眼中,白名鶴這八個字意義非凡。簡單,簡單到能認識字的兒童都能夠讀懂其中的意思。正因為簡單,才顯出這八個字的不凡,孔廟是儒家學術的中心。
寫得過於複雜了,孩童們看不懂,也就失去了其中的意義。
“六部留字!”胡濙又擺上了一張紙,這是之前大明的傳統,致仕的官員要給後輩們留下一副字,目的就是傳承,一種經驗上,心胸上的傳承。因為白名鶴沒有在六部正式作過官,可官作到他這個級別,已經很特別了。
所以,讓白名鶴不是給某一部,而是六部留字。
白名鶴自己知道,自己的水有多深,連半桶都不到,剛才那一句,就是白名鶴兒時最早學習的一句話,也是毛爺爺語錄之中的一句。
要寫,再寫什麼?
白名鶴猶豫了好久,在其他人眼中看來,白名鶴這是思考。想了想,白名鶴寫了五個字:為人民
《大明土特產店在哪裡》 第621節 分家(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