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代社會,中國人的炒菜技巧也在退步,不過工業化餐飲產品的基礎還是炒菜。
整個封建時代,要說人民的幸福度增加最多的領域:就是舌頭。雖然整個封建社會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和青銅時代相比,很可能是降低了。窮人安靜的蹲在哪個圪旯兒曬太陽,以減少能量消耗的場面更常見。但是,毫無疑問,人民品嚐美食的機會是空前的增加了。
鐵器時代兩三千年,對全體人民來說,取得進步最大的是領域是:食品加工、服飾製造。服飾製造的進步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保暖,二是美觀。這兩者都能使我們精神愉悅,從而提升幸福度。
可話說回來,保暖只是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青銅時代的人民基本上不穿衣服的,也沒痛苦到啥樣。美觀更是隻對上層人物而言。
因此,服飾的幸福感提升功能相對短暫和覆蓋率低。
而食品就不同了,天天要吃,乞丐也有機會吃塊燒餅吧。經典的飯菜帶給人的快感全部累加起來。。。很驚人。至於食品匱乏的問題,似乎不是加工方法的錯。
食品加工方法,還是使用年限最長的技術。菜,我們還在炒。很多菜品,和一千多年前差不多,作者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技術是這種活化石。。。(手工雕塑、手工編織這些算死化石了吧?)
因此,餐飲技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人民真正的福祉,是中國人對人類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大唐盛世名列世界文明中心的最有說服力的指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國人在兩千年的傳說和三千年的文字裡,歷經苦難,飽受欺凌;中華文化被不斷的摻雜、不斷的征服,但總是頑強的延續下來,以至於可以冒充第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下來的古文明,為什麼?
不是因為英雄。中國的漢奸之多極其罕見;兩者對沖的結果,中國人絕不佔那些被征服,被同化,完全褪色的文明的上風。聊可自慰的是,在奴才走狗遍地的時候英雄也沒有絕跡過。
不是因為聖賢。中國的聖賢不客氣的說,都屬於多數民族都有的大路貨。聖賢們的理論多停留在猜想的階段,人生的哲理雖然高深,和每個民族都有的神話、民諺相比,也就是系統了點、複雜了點。曾經活過的中國人太多了,出幾個普通的聖賢沒什麼可驕傲的。
不是因為地理。中國的地理一直是半開放的,大洋時代之前是對西邊開放,大洋時代之後是對東邊開放。中亞、地中海那些開放的文明,戰亂多被征服。瑪雅、澳洲土著,封閉的文明更容易征服。印度、東南亞、近海島國,和中國一樣半封閉的文明最容易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徵,可同化外來文化的能力也沒中國這麼強。
中華文化把根留住的最大奧秘、最大支柱、最大凝聚力是——會吃!
會吃,是從神農氏(炎帝)部落延續下來的科學精神。歷經黃帝的征服、商周的摻雜、戎蠻的浸潤、五胡遼金蒙滿的雜交,以及其它眾多民族的滲透。唯一保持不變持續革新的只有…………吃,會吃,這一真正的中華民族的精髓和脊柱!
吃!不是文化!不是藝術!
吃!是實實在在的知識,是一門科學!是一門技術,是一門普及性極廣的一門實用技術!
沒有其它的民族比中國人的這門技術更精湛、更普及、更精益求精。也因此沒有那個民族比中國人更有口福。
中國人在能吃飽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民族——在口福是最重要幸福指數的溫飽時代。
中國人天然是相對幸福的民族,在人類還有生理機能的任何時代!
作為中華民族對人類最大貢獻的參與者,拯救世界在選得無名廚師平靜的結束生命以後,獲得了一個僅次於神器任務的最高分,讓拯救世界的排名大大的上升了一大截。
之所以沒有神器任務的得分高,倒不是遊戲的設計者和史家們一樣輕視平名百姓的福祉,而是烹飪這一技術實在是不好說是誰的發明,即使是拯救世界摘得皇冠上的明珠,也不敢說自己是這一領域的泰斗。
食神只是傳說,99。9%的人說不出一個歷史上著名的廚師。讓我們為從未在歷史上留名,而為人類幸福做出貢獻的那些人們在心底作一次紀念。。。這有助於將來的無名英雄們不至於絕種。。。雖然我還不知道原理是什麼。。。
成為食神,是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收穫。因為拯救世界的那個獎勵技能最適合尋找這類隱藏BOSS了。這讓拯救世界小開心了一把,可接下來又一個隱藏BOSS,卻讓拯救世界大大
《滿級人類進化史》 第5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