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 (第1/2頁)

撈麵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興業元年十一月,皇宮大院之內,內閣所在發生了激烈的爭辯。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如今天下百姓本就疾苦,天寒地凍且多數田畝顆粒無收,若非吾軍久施屯田之策,只怕這天底下的百姓早已餓死大半,靈帝之時六千餘萬人,如今只剩四成,倘若再調撥百萬人開渠修河,怕是會累死、餓死無數精壯。”

“先秦之時修長城、修阿房宮、修皇陵餓死、累死民夫不下百萬,最終引得百姓揭竿而起,先秦滅亡,此乃禍國之策,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啊。”

劉奇一臉平靜地看著這群六部的侍郎們,一隻手敲擊著桌面,“可朕下令定燕京為北都之時,爾等為何不上書進諫?”

殿內眾人各自對視一眼,卻見步騭起身朝著劉奇一輯:“陛下,吾等只是想詢問為何非得修河,開渠之時,先秦修都江堰、鄭國渠、靈渠,吾大漢四百年以來,亦修龍首渠、白渠等水道,是為疏通水路,方便船運,又可飲水澆灌乾涸之地,為偏遠之民提供水源,此乃治國良策。然修河不同往常,小河開墾無用,勞民傷財爾,縱觀北地,入海大河喝道皆寬闊,若強行開墾河道,接引入燕京附近郡縣,怕是少說也得徵調五十萬以上民夫。”

“朕準備在五年之內徵召三百萬勞力開渠修河。”

“三百萬?”聞言,殿內響起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劉奇抬腳繞過長桌,行至殿內,隨手拿起一根竹竿指向幾人圍坐著的沙盤,沙盤上有著山川河流,標註著大漢的各州郡和各大江河。

“朕欲調蠻越勞役與匈奴、羌人俘虜趕往長安至潼關一線,修水道連通此兩城,沿途修小溝渠蓄水,平日可灌溉附近農田,而渠內亦可行船,如此,吾軍若興兵西域,便可自水路趕往長安。”

張昭指著圖上的長安,“主公,長安至潼關不遠,只是若要行船,怕是得修二三十丈寬,如此一來,調集這三地俘虜,不過十萬之眾,怕是一二載方能完工。”

“那便再從那些涼州、關中的貧困農戶和此前徵召的屯田兵中抽調一些人,補足三十萬精壯,儘快開渠竣工。”

“這……”張昭的目光看向了工部尚書劉曄。

後者踏前一步,連忙抬手一輯,“陛下,若要連通燕京至長安水道,怕是得從黃河至沁河口向北開墾水道,再引海河之水入燕京之地,如此水道怕是有上千裡之長。”

“河北地勢平坦,且土質疏鬆,開墾便利爾。”劉奇一隻手拍在河北平坦的地形上,“如今天下平定,朕仍舊為大漢軍中的將士發放軍餉,那些屯田兵也大多改為縣兵、郡兵,平日除卻當值之人,皆可隨民夫勞役前往河道勞作,皆有賦稅減免與錢糧嘉獎。”

“此外,南面再從長江入海口過建業,吳縣、餘杭、錢唐等地打通水道,此事可抽調江東屯田兵即可,想來朕於江東經營十餘載,抽調勞力,以減免賦稅與此前低價出售良田,已能讓百姓信服。何況開渠修河,本就是為天下蒼生計。”

“陛下可還從黃河水道一路開墾河道,從兗州、豫州到徐州盱眙,再言破釜塘等河道連通長江?”劉曄身側,一名官吏出列詢問道。

“馬侍郎此言甚合朕意。”劉奇撫須笑著讚賞地看了一眼身前的馬均。

“主公,如今南地百姓多已夠飽肚,每歲吾大漢皆可從西域、海上兩條絲綢之路收數千萬錢,幾大糧倉亦有存餘,如此大動干戈,未免太早,以臣愚見,何不等天下安定數載後再行此計。”是儀出列一輯道。

“可天不遂人意,如今這大漢江山,正受那寒潮、乾涸之苦。”

“此乃天災爾,本欲讓百姓顛沛流離,被有心人挑撥後揭竿起義,正如那中平元年之張角。可朕相信,人定勝天。”

“這世間,必有糧食可能養活朕這些大漢子民,而他們需要做的,便是撐過這幾年。朕已命朱治、淩統率水師戰船出海,遠渡重洋,前往海外之地尋覓一種高產糧食,一畝可產一百石,即便是天災人禍,亦可收成數十石之多。”

“世間當真有此奇物?”孫邵緊繃的臉上也露出幾分驚喜之色。

“確有。”劉奇微微頷首,“不過生長此物之所,距離吾大漢太遠,不知航線,只怕一二載之內,朱治與淩統也不見得能回返。”

言罷,幾人臉色都有些沉重。

“此外,朕已下令,全面徵召瀛洲精壯前往徐州盱眙,便是為修建這一條貫通黃淮之通濟渠。”

“主公,瀛洲之民本就不多,若是將成年男子全部徵召,那餘下婦孺老人該當如何?”

《吳策免費全文閱讀》 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