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章 定陽湖 (第1/2頁)

凡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古時候,龍門未開,呂梁未發,黃河一發大水,便因受阻逆流而上,氾濫成災,夏伯禹以疏導之法加以治理,漸收成效。

(伯:爵位;夏:大禹封地,夏后氏部落所在地,即後來的夏國,地處今河南省。)

一年,他率眾來到中原以北一片汪洋之地,當地人稱之為“定陽湖”,那湖水長年侵襲住地,民眾不得已都遷往高處居住,荒山禿嶺難於種植飼養,兼有毒蛇猛獸侵害,生計極其艱苦。

(龍門:山西龍門山,傳說鯉魚跳龍門之處。

呂梁:山西呂梁山。)

疲憊無助的人們早已不抱重回故地的奢望,關於這位遠道而來的治水頭領,倒是生出眾多將信將疑的傳言。

在四圍著定陽湖的連綿山脈中,有座名為“狐歧山”的山頭,山腰上駐紮著三兩個稀稀拉拉的村落。

這天,接近晚午,村民們勞作已畢,簡單吃用過後,紛紛聚往村口歇涼。

村口朝天柳的樹蔭下,放著一具斂口圓唇的陶釜灶,一位鬚髮花白的老人正彎腰側頭,往灶中緩緩地加添柴火,不一會兒的功夫,釜上便冒出了濛濛水汽,老人依次把手邊的柳葉、車前、苦薺等葉菜加入其中,待湯汁湧動,他加上蓋子,悠閒地轉過身,與漸漸聚攏來的鄉親們聊起天來。

有個步履蹣跚的老嫗趨身過來,聞了聞,及時提醒他:“郭太公,您羹裡又忘了放醯醬啦!”

(醯醬:舊時的調味料。)

郭太公側身拍掉手上粘著的細碎葉子,扭頭回答熱心的鄰家:“對,沒放,你待會兒嚐嚐,這麼煮出來的羹湯,才有一番自然的甘味。”

老嫗照舊是不置信地搖頭,“太淡了,小哀呢?虧得他天天跟你這麼吃。”

郭太公笑著指指樹上,果然,有個十來歲的孩子,瘦猴似地,正跨坐在大樹叉上晃盪。時值初春,樹杈上新冒出一團團毛茸茸的嫩葉,自下看上去,娃子就像騎在一叢淺綠色的雲朵上。

“婆婆,我給阿翁捋葉子呢!”小哀起勁兒地揮舞著手裡的枝條。

(阿翁:對祖父的稱呼。)

“好孩子,小心點,一會兒下來,到婆婆家吃醃好的毛豆去!”

“好嘞!”孩子開心地應著。

這時,人群裡有個青衣後生站起來,清了清嗓門,對樹下鄉親們說道:“大夥聽說了嗎,大禹頭領就快到咱們這兒啦,前兩天大雨,船窟村寨子裡的人還看到他帶著人涉水往返哩。”

“船窟村”與狐岐山相鄰,由於該處湖岸山凹,形似洞窟可避風襲,多年來,作為定陽湖畔往來船隻停泊歇腳、立樁系舟的所在,故名“船窟”。

“什麼,冒著雨在激流中涉險啊,他那是要做什麼?”

“看水的變化走勢唄!”

“雨勢滂沱,他們怎麼曉得哪個是禹?”

“據傳他身執耒鍤,身形偉岸,總是打頭一個,一眼就能認出來,眼下,大禹首領還有治水船隊停靠在船窟村呢!”青衣後生振振有詞,兩道劍眉不自覺挑得老高。

郭太公聽了半晌,捻動著頰下長鬚,也開口了:“想當年,崇伯鯀為治水患,從天帝處偷來了息壤,可惜功敗垂成,這也有些年頭了。”

(崇:夏禹之父鯀所封之地,在今河南嵩山周邊。)

“阿翁,息壤是啥?”騎坐在樹上的小哀聽得興起,探頭下來,“給我說說唄!”

“息壤呀”,老人喃喃說著,“據說,是當年女媧娘娘用蘆草煉化成的神土,能夠自行生長至於無窮,鯀用它來堵塞洪水。”

眾人炸開來,疑問更多了:“既有這麼好的東西,為何如今仍是水患肆虐?”

郭太公慢條斯理地嘆氣道:?“唉,鯀一心堵塞洪水,私自取來息壤使用,結果引得天帝震怒,派火神祝融將他流放到了羽山(今山東郯城),困頓而終,功敗垂成。這洪水又漲虐起來,瞧,轉了個圈兒又回來了。”語畢,無奈的咂咂嘴,望向山下只漲不消的水勢。

人群稍默片刻,繼而有人道:“鯀為解救眾人苦難,不惜犯天條舍性命,也真是可嘆。”

“嗯,那樣好本事,怪可惜了。”

“是條好漢,雖敗猶榮!”

“似乎這大禹首領就是崇伯鯀的兒子呢!”

郭太公頜首:“嗯,這父子倆人前仆後繼,膽量才幹俱是非同凡響,但願天助神佑,最終能有個好運道,好結果,咱們也就有望了。”

“阿翁,運道又是什麼啊?”小哀本就好

《陸嚴少山水》 第1章 定陽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