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1部分 (第1/4頁)

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天,一期同學、共產黨員陳賡找到蘇文欽說:“你積極要求上進,思想進步,應該加入CP(中國共產黨的英文簡寫),這樣更有前途。”不久,蘇文欽參加了CP的外圍組織“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在一天夜晚,陳賡又引蘇文欽去見時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周聽了介紹後,高興地說:“很好,很好。”並讓蘇文欽留在政治部,在他身邊工作,蘇文欽欣然答應了,職務由少尉見習官提升為校政治部中尉幹事。

這年9月,第二次東征軍總指揮部在廣州籌備成立,需人正急,總指揮部參謀處長陳焯(別號空如,浙江人)函請周恩來主任派畢業學生支援。周恩來看完陳焯的來信後說:“前方的工作比本校的工作更為重要,當然應該派最優秀的人去。”然後轉過身來問站立在一邊的蘇文欽是否願意去,蘇當即答道:“一切聽從主任的安排。”周即函書一封,將蘇文欽介紹到總指揮部。陳焯對周恩來介紹來的人一向都是十分器重的,對蘇文欽當然也不例外,立即被重用,職銜再升一級為上尉參謀,並委以要職,負責保管“有關東征作戰的機密檔案”。陳焯每次去見總指揮蔣介石時,總要帶蘇文欽一同去。蘇文欽當時不可能想到,由於歷史的變故,也就從此起,周恩來的這一介紹竟使他進入了蔣介石的“府第”。

蘇文欽到總指揮部任職不到半個月,第二次東征拉開了戰幕,10月1日,蔣介石偕蘇俄顧問加倫將軍、炮兵顧問加里洛夫及東征軍總指揮總參謀長胡謙、參謀處長陳焯乘廣(州)九(龍)鐵路列車,向東江進發,蘇文欽作為總指揮部的機要參謀隨行左右。

列車開行不久,蔣介石親自將軍用地圖開啟,而不要別人幫忙,把地圖鋪在列車間一個長方形的條桌上,不慎將桌子上的一個盛滿開水的茶杯撞到,一時水流滿桌,熟知蔣介石的人多都知道,蔣介石雖然迷信思想不很重,卻也常忌諱一些不吉利的事,如今撞翻茶杯,水浸軍用地圖,打溼了他那身尊貴的將軍制服,是否也預示著出師不利的凶兆呢?這時,列車員和侍從人員都已被蔣介石攆出了列車間,一時也找不到揩乾的抹布。若是常人在平時,這本來是件小事,可一向以老成穩重而自詡的蔣介石,一是由於犯忌,二是礙於面子,顯得手忙腳亂,十分尷尬,而其他在場的幾位指揮官竟也呆看著蔣介石,出現了令人窒息的冷場。看來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蘇文欽見狀,連忙從自己的褲袋裡取出手帕,幾位指揮官就這樣靜靜地呆立在一旁,一直看著這位新來的參謀將桌面揩乾,又重新換上了備用地圖。至此,車廂內的危機才得以緩和,人們從沉悶的靜寂中喘過一口氣來,愣在一邊的蔣介石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的迅速反應能力和麻利動作,喜出望外地問木立在一側的陳焯:“這個學生叫什麼名字?”陳答:“蘇文欽。”又問:“幾隊的?”答:“6隊的。”蔣介石頻頻點頭稱:“唔,唔”露出很滿意的神態,隨手從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個精緻的小本子,將這一為他圓場“逢凶化吉”的學生的名字記了下來。從此,蘇文欽也就每每受到重用,看來無不與這個小本子有關。

列車繼續向東江方向疾馳,蔣介石連連對蘇文欽表示稱讚,好像此次東征的成敗都已押在了蘇文欽身上似的,蘇文欽的那一方手帕早已把失利的陰雲一抹而光,換來的是一片標示著勝利的天地。蔣介石的臉上又綻開了笑容,像是他已打了勝仗,急令各部指揮官馬上到列車上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黃埔一期畢業生蘇文欽1989年給本書作者的簽字及印章列車緊急軍事會議,除隨行的加倫、加里洛夫顧問和胡謙、陳焯參加外,又通知各縱隊長參加這次臨戰重要軍事部署會議。第2縱隊長李濟深按時趕到,第1縱隊長何應欽因在前方忙於調整軍隊,未能出席,第3縱隊長程潛因與蔣介石不合,矛盾重重,不僅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在整個東征作戰中,也從未與蔣介石見過面。這次軍事會議,主要研究“惠州攻城計劃”。首先由蔣介石介紹敵情及東征軍作戰任務,他說:“敵將楊坤如率部兩千餘人盤踞惠州城,做垂死掙扎。惠州城三面環水,僅北門一橋與外接壤,自古稱為天險,實為我國南方第一堅城,先總理孫中山先生曾親自率部先後圍攻多次未能克復,這次敵將楊坤如一定據險頑抗,本軍決心以必勝的信心,限一週內攻下惠州城,以完成先總理的遺願,以慰先總理在天之靈!”蔣介石又講了攻心為上、攻城次之,攻心不成然後堅決攻城的訓令。會後並給楊坤如發去了勸降電,但楊拒不繳械。

第十四章 拜訪黃埔一期畢業生(11)

在會上接著發言的是胡謙,他說:“

《黃埔軍校辦了多少期》 第5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