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8章:陽夏之變 (第1/2頁)

起飛的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秋日照耀下的陽夏,滿是人聲鼎沸。

隨著起義軍攻城略地的訊息傳到此處,縣中諸人議論紛紛。

“我聽說這支叛軍是咱陽夏被徵去漁陽服役的那些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是真的,我聽在縣裡為吏的舅父透露,叛軍的領頭人叫做陳勝和吳廣,其中一個就是咱陽夏的人。”

“陳勝?這是誰啊,我都沒聽說過此人。不過吳廣的名字……我總覺得有些耳熟。”

“吳廣不就是太康鄉那個義士嗎,我聽過此人的事蹟。只是帶隊的不應該是咱縣的左尉,怎麼變成這吳廣來領頭了?”

其實在很多天前,泗水郡有叛軍造反的事情就傳到了陽夏。

據說這叛軍實力強大,還打下了一座縣城。

但因為當時吳廣等人剛剛舉事,打得又是公子扶蘇、楚將項燕的旗號,導致各種謠言滿天飛。

有人說當今的二世皇帝是篡改遺詔得位,登基之後欲殺公子扶蘇。公子扶蘇在蒙恬將軍的幫助下逃跑,來到楚地振臂一呼,掀起一場大叛亂。泗水郡的軍隊正是扶蘇的手下,他們要相助長公子殺進咸陽,奪回失去的皇位。

還有人說當年秦楚大戰,項燕將軍並沒有被秦人殺死,而是隱姓埋名,在蘄縣潛伏下來。如今老將軍見秦二世暴政,楚人受苦不堪,便挺身而出藉著公子扶蘇的旗號,反秦復楚,光復他們楚人的國家。

當然,戍卒譁變的說法也是有的。

主要是說陽夏左尉和陽城縣尉兩人,因為大雨失期,自覺要被秦法斬首,故而煽動戍卒掀起了這場大叛亂。

各種說法經人傳播時添油加醋,使得更加真假難辨。

其原因還是最開始銍縣得到的訊息並不準確,傳回陳郡的資訊就更少了。

彼時郡守、郡尉不在,郡丞尹忠在沒有確定的資訊下,他作為佐吏不敢亂下命令,只傳信陽城和陽夏二縣,暫時控制住兩個縣尉的家人。

至於縣尉以下的戍卒家人,官府尚未有所行動,主要還是早先的資訊真假難辨,萬一不是戍卒造反,這樣做不僅違律,還會引起恐慌。

但現在,隨著叛軍兵臨苦縣,打到陳郡門口,各種詳細的訊息四處傳播。

在陳縣那邊收到苦縣傳報的時候,陽夏縣的長吏也知道了確切的叛軍資訊。

就是那支戍卒乾的!

叛軍的首領叫做陳勝,自號為將軍。

領兵的先鋒大將則是吳廣,自稱都尉。

吳廣的名字一出來,許多陽夏人立刻就有了印象。

“堂堂義士,怎麼幹起了造反的勾當。”

“造反?我看這叫舉義!”

“難道你們還沒有受夠秦人的壓迫嗎?酷法嚴刑,數不清的徭役,乃公早就受夠了,等這吳廣大軍一來,乃公就去投了他!”

就在底層黔首私下議論,各種心思翻騰時。

縣右尉正帶著數十人奔赴在前往太康鄉的道路上。

收到訊息的第一時間,縣令和右尉便決定先擒拿賊首吳廣的家人。

……

太康鄉。

叛軍攻城略地的訊息也傳到了這裡。

不過縣裡今天才收到“吳廣為叛軍都尉”的詳細資訊,太康鄉地方還要偏一些,訊息略顯滯後。

太康鄉的人,只聽說之前被徵召去漁陽服戍役的子弟可能參與了叛亂。

但造反的理由是什麼,造反的領頭人是誰,有哪些人參與,在縣中訊息傳過來前尚不清楚。

大龜裡,徐氏宅邸。

徐升臉色激動,對站在堂中猶豫不定的老父道:“父親,你到底在猶豫什麼?如今大家都在說左尉起事,一路招兵買馬,正在打回陳郡的路上。以我之見,肯定是之前那場大雨阻路,左尉見來不及趕往漁陽,橫豎是個死,便乾脆揭竿而起反了這秦國。”

“季父乃是左尉親信,得他信任,必定在軍中身居高職。如今他們一路所行,正要打回陳縣,吾等此時正該起事,呼應季父啊!”

眼見兒子神色激動,徐山卻臉露猶豫。

他低語道:“這些只是猜測罷了,萬一是像其他傳言說的,叛軍乃是公子扶蘇或者楚將項燕的人呢?”

徐升嗤笑道:“父親,前些日子左尉的家人被拘拿的事情你忘了嗎?若非左尉起事,為何官府要先抓左尉家人?”

徐山沉默了。

是啊,泗水郡叛軍一起,官府就先控制了縣左尉的家人。

《覆秦筆趣閣起飛的東君》 第58章:陽夏之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