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羅傑·洛文斯坦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引言

在投資業的發展史上,沃倫。巴菲特可謂獨佔鰲頭。他從零開始,僅僅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積聚起鉅額財富,成為 20世紀世界大富豪之冠。在40年的時間裡(足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巴菲特在股票市場的業績非凡,獲取了驚人的贏利,未曾遭遇過大的風險,也沒有出現過虧損年度,這真是一個奇蹟!在市場專家、華爾街經紀人及旁觀者們看來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透過連續、高質量的滾動,巴菲特獲得了97億美元的收益淨值。

無論股市行情牛氣沖天抑或疲軟低迷,無論經濟繁榮與否——巴菲特在市場上的表現總是很好——從艾森豪威爾時代到比爾。克林頓執政,從 50年代到90年代,從便鞋、越南戰爭到債券、資訊時代。在戰後美國,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卻達到了28。6%的水平。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成就的獨特性:它是傳統的長期投資的結果。華爾街的現代金融家透過控制公眾的資金而變得富有,其核心技巧是在適宜的時候買入和賣出。巴菲特規避了這種遊戲,以及華爾街因此而聲名遠揚的過度行為。事實上,他重新發現了純資本主義的藝術——冷酷而公平。

投資於巴菲特的普通股東也變得富裕了,與當初交給巴菲特運作的資本相比,增值的數字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個人在巴菲特職業生涯的開始(不算1956年在奧馬哈學習期間)投入1萬美元,並且堅持到底,那麼到1994年底,財富將會達到8億美元。

然而,僅僅數字本身還不足以說明巴菲特在華爾街創造的輝煌。每年一次,信徒和投資者們像聖徒一樣湧向奧馬哈朝聖,聆聽巴菲特分析投資、商業、金融的複雜性,這簡直成了美國每年的一件大事,如同埃爾沃斯音樂會或宗教復活節。金融界人士到達奧馬哈,把巴菲特的著作視為《聖經》,猶如念佈道的經文一樣背誦巴菲特的格言。

他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導致了他整個生活過程中的戲劇性。在人們去奧馬哈朝聖之前,在巴菲特創造輝煌的業績之前,他站在大學晚會的角落,一副孩子式的面孔,眼睛炯炯有神,把人們視為一群擁擠在一起的喝醉了酒的老朋友。幾年之後,當這些朋友成為了華爾街創業的年輕會員時,儀式是相同的。巴菲特,這個群體之中最年輕者,端坐在俱樂部的交椅上,而他人則環繞在他的周圍傾聽他對金融形勢的分析。

在華爾街,巴菲特樸實的風格使他成為被崇拜的偶象。華爾街的生意是驚人的複雜,而巴菲特解釋起來,就好像百貨商店的售貨員談論天氣一樣。

他一直認為,每一種股票的債券,無論多麼神秘,都存在著某種有形、有序的東西,在華爾街的專業術語中,他似乎另闢蹊徑。

有趣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獲取了投資收益,華爾街變得更加複雜,更加深奧、神秘,更加可怕。巴菲特出生時 (大蕭條時期),美國人很少有人擁有足夠的資本從事投資,他們只能把錢積存起來或購買AAA級債券。大蕭條的陰影被戰後的繁榮所掩蓋。今天,數十萬美元是一筆小額款項,但很少有人滿足於此,很少有人仍然保持著舊時謹慎的習慣,他們至多急切地瀏覽金融報道,彷彿每天住房或通貨膨脹數字的變動能夠帶來長期等待的“答案”,在最好的情況下,他們以一種震撼其父輩的方式急切地轉換投資基金。

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年代,巴菲特的驚人之處是他的適應性,他所做的大

多數事情能為普通人所模仿(這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湧向奧馬哈的原因)。巴菲特的天才之處是他的性格:謹慎、嚴謹、理性。而這些普通的性格,對於那些搏擊股票市場的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金融狂潮時期卻很少見。就此而言,巴菲特的性格和職業把他推舉到投資業和美國企業的公共導師的地位。巴菲特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他的作用,養成了一種記述其非常行為的習慣。

作為一名投資者,巴菲特避免使用財務槓桿、期貨、動態套頭保值、現代資產組合分析,以及其他由學術界發展起來的神秘的東西。與現代資產組合管理者不同 (其思想是交易者的思想),巴菲特將資本投於少數企業的長期增長。在這一點上,他模仿前代的巨頭,如J。P。摩根。

但是神秘的摩根是華爾街的原型,而巴菲特,一個坦率的中

《沃倫巴菲特身價》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