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部分 (第1/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察思家族的延續,企業一直興盛不衰。

一個半世紀之後,察思家族依舊控制著伯克希爾,而伯克希爾已經變成了一個專門為床單、襯衫、手絹,細平布和襯裙生產主要纖維的多個工廠的集合體。

和哈撒韋一樣,伯克希爾在二戰期間及後期的很短一段時間內贏利都非常可觀,後來它也同樣經歷了一段艱苦的日子。但是,馬爾科姆。察思總裁採取了與斯坦頓截然不同的策略。哈撒韋經過現代化改造之後建立了時裝、成衣襯裡以及窗簾等幾個分支;而以節儉為本的伯克希爾,仍舊使用古老的機器來加工棉花。察思——也是一位白髮蒼蒼、瘦瘦的新英格蘭人,自從1930年以後就從事商業——覺得這個工業在新英格蘭沒有任何前途,而自己沒有任何潛能。他的侄子尼古拉斯。布雷迪——後來成為了財政部長——於1954年在哈佛商學院以評估伯克希爾為他的畢業論文。他得出的結論讓人十分憂慮,於是他立即把它的股票脫手了。

① 哈撒韋同哈撒韋襯衫無關。

兩個公司在1955年兼併成為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新的公司非常龐大,有14個工廠、12000多名工人,年銷售量達11200萬,有些人認為哈撒韋的現代化管理與伯克希爾的現金留存結合在一起將會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整體。

公司總部遷到了新貝德福德,由斯坦頓擔任總裁,察思則任主席。

斯坦頓對伯克希爾進行了一番觀察。當看到了成千上萬的織布機與房頂的滑車相連運作時,他下定決心進行現代化改造。他投入了新的紗綻,重置了紡機,提高了紡機的速度,還把所有最好的工廠合併到了一起。

西伯格。斯坦頓有一種特定的高貴感,在他看來,他是塞繆爾。斯萊特的延續。斯萊特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人,是他把湍急的河流,旋轉的飛輪,粗糙的紡機和紗線聯絡在一起,織出了一片王國。”他永遠都會以自己在大蕭條的一切經歷來指導自己前行。那段時期在他的記憶中是一個“人們依賴自己的資源和勇氣來生存的時代”。在他的管理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為新英格蘭最大的一家——最後也變成了唯一的一家生存下來的——紡織品製造商。

要是從經濟角度來看,他倒還不如去捕鯨的好。據一位中尉說:“西伯格對於投資回報沒有任何一點點概念,他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讓工廠持續經營下去。”他不停地注入資金,而過低的紡織品價格卻總是限制他的追加投資。

在管理過程中,斯坦頓變得愈發孤僻了。他嚴格要求經理人員穿多色菱形花紋短襪和白襯衫,秘書們必須戴手套穿長褲。他還對凡是在公共場合身著運動夾克的人員嚴厲地懲罰:他儼然是領地的主人,所有與他人交流的方式幾乎都要清一色地用書面報告形式。他工作在一種令人敬畏的疏遠的狀態之中,被大家背地裡稱為“象牙塔”。據馬爾科姆。察思說:

西伯格在二樓的頂樓房間裡有個辦公室,每個走進他辦公室的人都會路經他的秘書,秘書還有她自己的秘書。如果你被叫到他的辦公室裡去,你就得爬上長長的樓梯,在頂頭有一扇門,擺著一張長長的會議桌,而在桌子那端才是西伯格的辦公室。

中午的時候,他會從裝置完善的象牙塔中走下來,鑽進一輛等候已久的凱迪拉克車中。車子載著他飛速駛過南區的工薪階層木結構的房屋,回到家裡吃午飯。儘管從他的樓梯上就可以眺望到紡紗廠的廠房,斯坦頓和工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接觸。他每年在聖誕節的時候會見一次上夜班的工人。他臉色陰沉地從象牙塔裡走下來和工人們握手——工人們精心地在手上塗抹油脂,期盼著老闆的輕輕一握。

西伯格和他的弟弟奧蒂斯性格不合。奧蒂斯對西伯格的重投資計劃頗有異議,同時他對西伯格不惜冒罷工的風險堅持削減工資的作法相當不滿。兩兄弟之間的派系鬥爭逐漸滲透了整個公司。

奧蒂斯的時間一部分花費在新貝德福德,另一部分則花費在位於紐約服裝大街的公司銷售辦公室中。他是一個性情外向,熱情奔放的人,對哈撒韋的人造絲纖維服裝襯裡的事業很有責任心。正是奧蒂斯把哈撒韋的合成纖維,其中包括它的襯裡材料,推銷給“加工者”,由他們印染和加工這些材料,並把它銷給服裝製造商。戰爭時期,其他供應商紛紛以紅包為主摻加少量的纖維材料,而奧蒂斯一直都奉行誠實無欺的原則。戰爭結束以後,供應變得充足了許多,那些喜歡他的客戶們紛紛下訂單來回報他。

但是,擅長於製造業的西伯格侵佔了奧蒂斯的地盤。他建立起一個

《成為沃倫巴菲特紀錄片》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