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苯右�美吹模�熱縹迨來錮道�鎦��摹段韃贗醭技恰防錚�菜燈渲械腦�際妨俠叢從謁�?梢運擔��遣刈逶縉誒�芳竊氐腦賜貳?墒牽�О倌昀矗�芏噯恕⒑芏嗟浼�鍰岬焦�獗臼椋�歡��濟揮屑��!�
“又是個神秘失蹤?”莎莉笑了,這兩天來,“神秘失蹤”這個詞似乎跟定他們了。
“這可說來話長了。我跟你說過,中國歷史上有過四次大的‘滅佛’活動。”
莎莉點點頭,那時他們判斷佛頭的密碼指示了一次“滅佛”活動中被埋藏的佛教珍寶。
“實際上,西藏也有一次時間很長的類似時期,那是9世紀中葉的事情,叫做‘郎達瑪禁佛’,持續了一百年左右。在這之前的藏族地區佛教發展時期叫‘前弘期’,後面的叫‘後弘期’(註釋43)。‘前弘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7世紀中葉松贊干布迎娶了唐帝國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墀尊公主,建立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在那本書裡記載,她們分別帶來了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和8歲等身像,而這兩尊佛像,是佛陀涅槃前親自開光的啊。”
“啊?”莎莉張大了嘴巴。
謝惠仁一笑,“書裡就是這麼寫的。我更願意相信是個美麗的傳說。”
他繼續說著,“相傳,在8、9世紀的時候,藏傳佛教中很有名的蓮花生大師——據說他是佛陀轉世,在蓮花中生出來的,所以叫做蓮花生大師——他把寫好的佛教典籍埋藏在地下或山洞中,為後世流傳。相傳埋了108個地點。這叫‘伏藏’。其實,這是古印度佛教的一個方法,並不是西藏佛教的發明。禁佛時期過去後,很多人陸續發現了埋藏的典籍,這叫‘掘藏’,發現典籍的人叫‘掘藏師’——‘掘藏師’在藏傳佛教裡都是很受尊重的。那些被發現的‘伏藏’,也成為研究西藏早期歷史和佛教的很珍貴的材料。據說,現在也有‘掘藏師’呢。”
“哦。”莎莉聽了個大概,雖然腦子聽得一團亂麻,但還是懂了一些,“那麼,你說的那本書就是‘掘藏’找到的?”
“對啊。相傳是‘後弘期’很重要的印度僧人阿底峽尊者(註釋44)在大昭寺釋迦佛殿前的一根柱子頂端找到的。據說阿底峽來中國,是當時西藏的王出家後用贖身的錢重金請來的。而他發現的這本書就是松贊干布的傳記,叫《遺訓金鬘》,俗稱《柱間史》。”
他隱藏在柱子裡。
謝惠仁輕鬆地靠在座椅裡,他感覺渾身舒展。這個謎,繞得可夠遠的。“渠隱於柱”,誰會想到竟然是一本在傳說中出現的書,而這本書,只有俗稱才叫《柱間史》。
這是誰設的謎?
誰會把謎設到藏傳佛教裡去?
謝惠仁暗自笑了,松贊干布,在位時最大的貢獻是創造了西藏文字,而西藏文字,則是他派出的十幾個大臣,跋山涉水走到印度學習梵語,歷經坎坷回到西藏後,根據梵語拼音字母的發音和寫法創造的。據說,松贊干布派出去的十幾個人,有的病死了,有的失蹤了,有的乾脆在印度不回來了,最後學成歸來的,只有兩三個了。
然而西藏文字卻最大程度地貼近了梵語的發音,由西藏文字翻譯的古印度佛教典籍,似乎更完整地保留了印度佛經的原汁原味,而且,藏傳佛教的典籍中,有很多是漢譯佛經中沒有的,或者是已經遺失的,只能從藏傳佛經中重新翻譯過來。現在比較熱門的學問,就是將藏語佛經翻譯成漢語,再與古代漢譯佛經對比,往往能有驚奇的發現。
現在,他們的車子已經接近鄉村的那間已經譭棄的寺廟了,謝惠仁還記得前一天看到的情景,大雄寶殿前的兩根柱子,曾經被火焚燒過。
那裡,會藏著什麼呢?
只有佛祖知道。
謝惠仁想到這裡的時候,不禁笑了。
只有佛祖知道,這句話用在這裡可是太絕妙了。
突然,莎莉想起來什麼,又問道:“你不是說那本書早就失傳了嗎?”
“是失傳了,千百年來,談論這本書的人太多了,可是沒有人見過。也許它又被藏起來了,因為這本書的跋裡寫著,‘此書極為難得,且不可輕易示之於人’。所以,得到它的抄本的本來就極少,而且藏在寺廟中,也不肯輕易拿出來。”
“那你怎麼知道的?”
謝惠仁笑了,他想逗逗莎莉,“看過電影《天下無賊》嗎?”
這和那本書有什麼關係?莎莉愣了,不過她很快就明白,這是謝惠仁慣用的解密方法,他總能想到一些好玩的事情,把那些複雜深奧的
《觀世音每日一靈》 第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