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開始規劃的地盤較大,有夠的地方榮下其他商業設上為了學校教師以及售…,建的稍有檔次的住宅區,吸引了許多人前來發展。
這裡已經開始有了興旺的跡象。街頭川流不息,商鋪生意紅火,大多賣的都是再貨與南洋貨。
站在基金會所在的小樓前,李秉衡朝著溫生有感慨道:“想不到廖先生夫婦居然簡樸至此,實在是大公無私的實誠人,若是我國官員都能如此,那麼官場便能清明許多。”
也不多說,只是讓夏才林抱了溫生有一同上樓去。
他給廖仲愷開出的薪酬是極高的,每月三千兩銀子,而何香凝在復興大學教美術,又在復興印刷公司出任高管,也有不少收入,但是據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夫婦只留了何香凝教師工資,與廖仲愷自己五百兩銀子薪水,其餘的都用來興辦孤童福利院與養老院。
照李秉衡看來,廖仲愷這樣的高管拿三千兩的月薪還算是極低的,南洋有些高階技師也有這麼多,開始他是想給他們夫婦些股份,但是被嚴詞拒絕,想不到連自己應得的錢也要拿出來作為公益之用。
想到原本歷史上廖仲愷明知有人要於己不利,甚至友人連何時何地的確切訊息都通報了他,他仍然堅持出面主持各項事務,被刺殺的隔夜還在為黃埔軍校的資金奔忙籌集。忍不住長嘆一聲,中國人就是如此,喜歡排除異己,甚至動用武力置於死地。
中國的精英階層太少了,更加經不起自己內鬥損耗,凡是有想開此先河的,都要問問李秉衡的刀利不利。
“銀行與工商業本然就有絕大笑系,工商業發達,銀行便可發達。故銀行對於工商業之投資,自系天職。而投資之目的則有二,一為專謀營業上之利益;二為助長工商事業之發展。如今對於工商事業的投資,正是迫不及待的,只是為何要牽扯上教育與公益,乃是為將來的民族工業試心所用?”
還沒上樓,只聽得樓上一今年輕的聲音抑揚頓挫的說道。
“何為試心?”一個略顯沉穩的聲音問道。
那個慷慨激昂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在南洋學習過,直到那裡的規矩。
銀行對優秀的有良好口碑的實業。直接投資入股。在貸款方面也分為數個檔次,從高到低,貸款數量、期限、利息都有很大的區別。越是熱心公益、贊助教育並且遵守南洋的行業法規,並且致力於投資人才的培養,技術的研發的,可以享有相當優惠的貸款方案。可以說,這樣的實業,只要自身不發生大的變動。崛起是必然的,國家在支援著它。而銀行也根據這些華人資本家的過往與口碑編訂成冊,將來根據實業的運營與盈利決定今後的融資方案。這就使得南洋的民族資本家爭先恐後的襄助教育、公益,投資於人才培養與自身發展,在南洋你看不到紙醉金迷奢華顧靡,有的盡是積極奮發,昂首向上。國家風氣為之一振,民族精神為之高起。”
“而且,李光華此人深謀遠慮。將南洋龐大的資本集中於蘭芳國家銀行、光華銀行為首的銀行團手中。並且限制了外國銀行的業務,打擊了與外國銀行勾結的買辦階級,打擊不聽國家號令的錢莊與票號,使得民間的資本盡數集中在幾家大銀行,以及與他們關係密切的錢莊與金融機構。南洋在金融市場上的監管與控制,是應該讓我們好好學學的。”
那行,沉穩的聲音繼續問道:“如此一來,南洋的資本倒的確是可以集中起來讓國家加以引導,那麼。南洋的那些富豪呢?有不少富可敵國但深藏不露的華商呢?他們盤根錯節。技枝葉葉,脈絡廣佈,掌握的資本也是可觀非常的,難以為南華國家所盡用。”
“嘿嘿,這你們就不知道李光華的手段了。”那行小年輕的聲音笑起來也是鏗鏘有力,信心實足,“我雖在南洋才幾月,但見了太多的變遷。當初蘭芳初建,許多勢力蠢蠢欲動,李光華首先在金融市場上大動干戈,買辦階級灰飛煙滅,錢莊票號與投機商人損失慘重,頑固派保守派富商們也是大傷元氣,凡是想用資本與陰謀向蘭芳國發起挑戰的,紛紛被擊倒,而且一敗塗地。接著又清算幫派勢力、地方惡霸,從經濟到政治,種種手段,歎為觀止。許多世家大族,鉅商大佬爭相投靠。那位年輕的總理也沒虧待他們。將他們的資本引入了許多新興產業。現在南洋有個工業規劃與發展委員會,權力極大,對南洋的工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邊正在搞什麼工業體系大規劃”五年計利什麼。想要在幾年後趕上歐州列強國家。”
“若是從前,我是斷然不信的,如今我親自負責基金會,見慣了平生不敢想之事,倒是對
《龍起蒼茫txt 網盤》 第14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