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兄弟趕集 (第1/2頁)
枯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花秋月,光陰荏苒,轉眼過了四年。
又是一年春節,梁小鵬提前寄了信回來,說今年會帶相機回來,讓大家穿乾淨整潔一點,初一的天在么爸家集合,他要給大家照一張全家福。
年前都會有盛大的趕集,黃昌文挑了三十斤幹辣椒,去永平鄉趕集,一來賣掉辣椒可以買年貨回家準備過年,二來方便和黃昌武匯合。
在永平鄉老張茶館,是兄弟倆約定見面的地方。
每次趕集之後,兩人都會打一斤酒在老張茶館小酌,同時講講最近的生活。
如果其中有一人有急事要先走,就會給老闆打招呼,讓他轉告另一人,如果超過約定的時間沒在,就說明當天沒有去趕集。
黃昌文賣了辣椒,買了香燭鞭炮,湯圓餡,餃皮及一些乾菜,又買了小孩吃的糖果,便趕往茶館,進門就瞧見黃昌武正與人高談闊論,開懷暢飲。
有熟悉的人見他進去,忙大聲招呼道:“黃大哥來了,快過來,這有位置。”
逢年過節,人的心情總是愉悅放鬆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所有的話題都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只聽見有人說著蘇聯就要滅了阿富汗,又有人說蘇聯已經從阿富汗撤軍,各自為自己的觀點舉證爭辯。
若是往常,這樣的話題,黃昌文一定會參與,但今天他有更要緊的事情。
黃昌文徑直坐在黃昌武身邊,拿起桌上的一個空碗,叫老闆再上一斤白酒。
黃昌武勸道:“大哥,今天少喝點,早點回去。”
黃昌文道:“沒事,這小意思,今天初一上墳,你把弟媳,順義和順勇帶上,一起過來,梁大哥今年要帶相機回來,大家一起照個相。”
卻說黃昌武有了孩子之後,為了名正言順,特意考察了自家的字輩,找遍殘存的祖墳,又根據爺爺的名諱黃正安和父親黃天亮,最終推斷出字輩是“國正天廷順,官清明志安。”
雖然父親給他們取了昌字,黃昌武卻推斷自己的字輩應該是廷,便給兩個兒子取名為順義、順勇。
如今順義有兩歲半,順勇也有一歲。
不過要把他們帶出來,卻是有些不便,便道:“順勇這麼小,就等長大了來吧,讓容容在家帶孩子,我帶著順義上來。”
黃昌文堅持已見道:“難得有這樣的機會,給孩子留個影,以後也是一種回憶。”
黃昌武道:“這種事還等著別人來安排?我早就給孩子們照了,現在街上就有照相館,我以前就給你提過的,在孩子身上花錢要捨得,不要摳這些小錢。”
黃昌文聽他的意思是早就照了,不想再這麼舟車勞頓讓孩子和媳婦受苦,也不再勉強,轉而順著花錢這事說道:“該花的要花,該省的也要省,不能養個敗家子出來。”
黃昌武道:“捨得給孩子花錢就能把孩子養起敗家子?你這話我就不同意了,我們小時候受了那麼多苦,那是因為條件不允許,現在條件好了,不能再讓孩子苦著累著,我準備在村裡開個小賣部,給容容找點輕鬆的事做,也方便孩子。”
“方便她照顧孩子?”
“方便孩子想吃點什麼的時候可以直接從店裡拿,少去外面買,用你的話來講,這也是節約錢的一種方式。”
“你這不是慣事孩子嗎?”
“該慣就慣,小時候媽那麼慣我們,我們現在也不成材了?”
慈母多敗兒的家訓,黃昌武還是銘記在心的,但他更相信童年時期的孩子都是純真無邪的,一個人的成長是在成年之後。
就像他們兄弟一樣,去了部隊鍛鍊之後,各有成長,都成為了有用之材。
所以對孩子,更應該的是激發他對這個世界的熱情,才能更好的活著。
不應該扼殺孩子的天性。
黃昌文喝了一口悶酒,他小時候雖然熱愛讀書,是老師們口中的好孩子,可也做過不少調皮的事,諸如下河摸魚,偷人洋芋苞谷來烤了吃……
哪有小孩不饞嘴的道理?
黃昌武見兄長不說話,又提起別的話題道:“今年一晃就完了,明年有什麼打算呢?”
“還能有什麼打算,依舊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黃昌文道
“我記得你提了很久的圍河養魚,怎麼一直沒有動靜?”
“養魚也要有人買,而且河那麼大,現在水電站修起來之後,你怎麼去圍?”
“說得也是,總要找點事情兼著做,我現在做木匠可是遠近聞名,
《昌文中學在興義排名》 第七十五章 兄弟趕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