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085章 《2114》影評 (第1/2頁)

大刀老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如果只看電影,任誰都會以為是好萊塢又有巔峰創作了,絕對想不到這是一部一個新建華人微型國家所製作出的電影。龐大而嚴謹的科幻體系架構,流暢的故事情節,完美的3d特效,簡直讓人感覺一下子跨越了時空,到了未來一百年後的世界。……”——《芝加哥太陽報》內爾-米諾。

“又一部史詩電影誕生了!不過,她的標籤不是好萊塢,而是一個太平洋上的小島部落。誰能想到還不如我家莊園大的一個小島上,一群華人創造出了一部偉大的電影!”《洛杉磯時報》貝西-莎基。

“未來離我們更近,也更遙遠!”向來以彩圖著稱的《今日美國》也張貼出了大幅的宣傳海報。

第二天,美國各大報刊媒體紛紛對太平國的第一部電影《2114》大加讚賞,甚至被人批評為政治性太強的《華盛頓郵報》也給了這部電影不錯的評價。

這一部《2114》本身就是李庠不惜成本的精心打造出來的,一共用去了近10億人民幣,雖然比不上《玩具總動員3》的2億美元,但製作組的各種裝置是不花錢的,從各大動畫公司甚至從很多科學實驗室竊取出來的一些動畫軟體也是不花錢的,尤其是李庠還動用了一套超級計算機全程服務,這是好萊塢的動畫工廠們絕對做不到的。

雖然有超級計算機的計算可以把某些畫面處理的更好,但超級計算機高昂的費用絕對能讓任何一個動畫製作公司望而卻步。偶爾製作幾個鏡頭還可以,若是全程服務,絕對讓投資商哭死。

若是考慮到華夏相對廉價的動畫和電影的相關人員費用因素,以及李庠按照控制的各種媒體的隱形的宣傳費用。李庠在這部動畫電影上的投入絕對堪稱世界第一。

華夏從來不缺能人,最大的制約是缺錢和支援。

當年華夏本土以國家的名義在製作動畫電影時,不需要考慮市場,更多的是為了榮譽,為了政治,在不計成本,尤其是不計人力成本的投入下,誕生了《大鬧天宮》等優秀的作品。但在之後把動畫電影推入市場後,這樣做的成本太高了。

現在齊白石大牛的一幅畫都是百萬打底的,個人誰又能請得動齊白石這樣的大師級人物來手繪成千上萬副的圖稿來拍攝《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經典?

即使是普通的畫師,人力成本也在提高。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西方計算機動畫的興起,大大的降低了動畫製作成本,而且各種先進裝置讓影象和聲音等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3d等動畫製作特技效果遠不是手繪的動畫片可比的。

國內動畫即使靠著人力來堆,也無法跨越科技門檻。

當時的政府也推得乾淨,在缺少了國家的支援下,華夏動畫就逐漸的沒落了,被日漫和美國動畫佔領了連續幾代孩子們的幻想世界。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本土隨著市場運轉起來的相關人才培養,動畫的各種人才不斷成長了起來。他們不缺創造,但就是缺錢。缺凝聚人心的錢,缺購買裝置的錢,缺購買軟體專利的錢,缺開闢市場打通好娛樂巨頭門路的錢。

國家口號下的動畫產業,更多是政績般的利益分贓,打著動畫的大旗,大部分錢卻不知去向。大部分人不是淪為日美的代工,就是從一些政績工程中,撈一點油水勉力維持。那種靠數量來完成任務獲得撥款的政績作品,質量可想而知。

但李庠此時再次祭起舉國之力的手段,要為太平國打造出一部精品來。不僅僅是為了獲得財政收入,也不僅僅是為了洗錢,更多的是為了擴大影響力,讓太平國這面旗子飄揚在更多人的眼前。只有擺在眾目睽睽之下,太平國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才能讓一些大國的背後黑手忌憚。

在李庠的大砸金磚下,在先進裝置的支援下,在涉及到數千人的精心製作下,一部史詩般的電影就誕生了。

由於之前眾人的期望值過低,當《2114》這部精彩絕倫的動畫電影展現在人們面前時,立即引爆了人們思想的反彈。

更不要說,李庠趁機在裡邊砸錢,推高輿論風頭。

在美國,只要捨得花錢,輿論媒體上黑的也能說成白的。那些把持輿論媒體的巨頭們對於這個和美國人沒有五毛錢牽扯的太平國也沒有多少限制,於是對《2114》的讚譽一下子出現了井噴。

在羅傑-伊伯特、寶林-凱爾等影評人相繼去世後,《紐約時報》著名影評人文森特-坎比寫出的評論最為惹人矚目。

“技術:10分,

情節:9分,

畫面:

《全球警戒佈局》 第085章 《2114》影評(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