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浮島和鋼鐵 (第1/2頁)
大刀老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的最終的生存空間還是海洋。海洋上有遼闊的空間可以利用,而我們需要的只是做些浮島。”當太平國高層們在為太平國多出了地下洞穴而喜悅的時候,李庠對眾人道。
“浮島?”眾人面面相覷。
“浮島的成本或許對別人來說,還是高昂的,但對於我們來說,每一寸土地才是珍貴的。”李庠解釋道,“我們的浮島也不需要像船隻那樣快速移動,也不需要像郵船一樣橫渡大洋,我們只需要能漂浮在水面上順便能四處活動的領土。”
其實依照李庠現在的身家,浮島的造價根本不看在他眼中。但凡事都要講究個程式,才容易形成良性迴圈,不斷執行下去。
李庠所描述的浮島,不過是民用,不需要軍艦那樣的要求高,也不需要強大的動力四處遊蕩,又少了格外費錢的動力系統。在要求不斷降低後,成本也隨之不斷降低,已經低到可以讓太平國可承受的地步。
“島上的住宅建築在完成既定規劃後,不再發展。我們下一步將重點發展海上浮島住宅,打造一片圍繞著太平島的海上住宅區。”李庠先指出了下一步浮島的一個用途。
“用浮島當住宅區太浪費了。若是真有這麼大的浮島,還不如將它改造一番,當做海上機場呢!僅靠著這一條高價跑道太不安全了。若是寬闊的浮島,不僅能起降更多的戰機,甚至還可以活動到敵人近海去進行攻擊,不比航母差!”林飛虎這個空軍司令現在時時刻刻在盼著跑道最後完工,好讓太平國的戰機快速飛上藍天,聞聽了浮島的事情,首先想到了浮島航母。
王明陽和李庠相視一笑,主動發言道:“我們的浮島機場早就在建設了。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的浮島機場就能起降飛機了。”
當初李庠在解決機場跑道的時候,除了公路跑道和山洞跑道作為應急用外,高架跑道、航母和海上浮島才是最終的三大解決方案。
航母只是遠景計劃,缺少人員三五年內是指望不上,而高架跑道從一開始規劃,就存在著一些先天不足。那太過危險的起降,或許只適合軍用戰鬥機使用,甚至連中型的運輸機起降都困難。
太平島地域太侷促,海上造陸的成本太高昂,尤其是在這深海之上,李庠最後只能選擇了海上浮島機場。
加拿大和日本已經有了1000米長浮島航母的構想,甚至美國人也有了50萬噸的浮島航母的設想。但這些都停留在想象之中。
導彈和衛星的聯合攻擊力讓浮島航母顯得格外脆弱,生存力弱的缺陷讓浮島無法代替航母,現今航母還是主流,各國的浮島航母的研究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但無論是陷阱也罷,還是費用高昂,這一切都不妨礙李庠付諸行動。
既然身處海洋,李庠早早就在謀劃船舶製造的問題。
2013年華夏本土的經濟依然沒有多少起色,資金成了制約很多企業發展甚至是存活的關鍵,而李庠恰恰不缺現金。在過去的一年多里,李庠不斷地四處投資控股收購,不止是國外,還包括華夏本土。甚至藉機吸納大量人才,自己組建新的公司。
當華夏本土那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的船舶製造業還滯留在低迷的時候,收購和挖掘人才太容易了。這也是李庠敢於在太平島上也建起造船廠的底氣所在。屬於李庠暗中操控和控股的本土船舶公司中,正在吸納挑選人才,只要臨近尾聲的造船廠徹底完工,就可以大量的移民了。
李庠也沒有放棄在本土的發展,畢竟太平島的局面太過狹窄。他在渤海灣、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建造起了三處大型船舶製造公司,他們的第一筆訂單就是生產浮島機場模組。
從一年前開始籌劃,現在浮島機場的模組配件已經快完工了。於是,李庠又為本土的那三大公司新添了住宅浮島的訂單。
甚至為了把浮島的生意越做越大,李庠順手也吞併了3家較大的民營鋼鐵公司。
即使本土經濟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不景氣,那些國營的大中型鋼鐵產業也不是李庠靠著影子公司能瞞過收購來的,裡邊的道道太多,反而不如這些年新崛起的民營鋼鐵公司收購方便。
隨著太平國的發展,其他產業的鋼鐵用量也會不斷攀升。
太平島地域侷促,根本不可能建立鋼鐵廠等大規模工廠,而這些容易受制於人的基礎產業只靠進口是不行的,於是李庠選擇了暗中收購,甚至為了擔心意外,除了在華夏本土的3處鋼鐵廠外,另外還在美洲、歐洲、印度、巴西、印尼等地也設定了8處。
這些鋼鐵廠基本都是不起眼的中型鋼鐵
《全球警戒佈局》 第109章 浮島和鋼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