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相召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世賢也曉得,此時與陶灼華的告別大約是人生的永訣。他想要再說幾句,滿腹話語到了嘴邊卻變得詞窮,只能默默靜立了片刻,終於長嘆一聲出了門,在院門口與前來向陶灼華辭行的黃懷禮碰個正著。
黃懷禮身上披著幾片薄薄的雪花,當是在院門口立了一會兒,他向蘇世賢拱手一揖,笑道:“怕擾了你們父女說話,我在外頭立了片刻。如今歸國在即,想來問問郡主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交待。”
蘇世賢極謙恭地拱拱手,向黃懷禮道了辛苦,寒暄道:“這樣的天氣,還要勞大人跑一趟,下官真是過意不去。”
黃懷禮輕輕一嘆,言語裡添了些感染:“戰爭本是男人家的事,如今後果卻要郡主來承擔。懷禮這心裡頗有些不好受,因此想在走前見一見郡主。”
蘇世賢面上亦是一片唏噓之意,他向黃懷禮側身做個請的手勢,自己便黯然折上了被雪水打溼的青石棧道。黃懷禮默默注視著他的身形,目光裡一團混沌不清。他並沒有急著命人往裡通傳,而是在深濃的夜色裡靜靜佇立。
晚來雪急,比方才又大了幾分。送走了蘇世賢,陶灼華心間頗不安寧,她親手籠了爐沉水香,調好了琴絃隨手撥動,竟是一曲《昭君怨》。
聲聲切切,曲調空靈而又浩渺,帶著說出不來的情愫。黃懷禮立在院外,聽著那如泣如訴的琴音嫋嫋傳來,不覺悵然一嘆。
本來做為質子的該是瑞安長公主的掌上明珠蘇梓琴,而臨了卻換了這位不曉得從哪裡冒出的蘇夕顏,不知道這結局對景泰帝來說是幸或不幸?
不管怎麼說,戰事失敗的後果要令一位弱女子承擔,黃懷禮始終覺得汗顏。
昭君出塞尚算得上是和親,好歹有了下半輩子的歸宿。這位姑娘卻是前景渺茫,不曉得何處才是歸路。
琴音傳透漸漸的雪霧,如一片輕煙繚繞,點點滴滴縈上心頭。黃懷禮不忍心打斷,又聽了半晌,直待一縷尾音響起,方示意手下向前通報。
菖蒲悄然進來,見陶灼華的手指在琴絃上按下最後一縷琴音,便微笑著曲膝回稟:“郡主,禮部黃侍郎黃大人等在外頭,也說是來向您辭行。”
“請黃大人進來說話”,陶灼華緩緩立起身來,從六幅繪繡海棠花開的綃紗紫檀木屏風後頭轉出,接了茯苓遞來的瓷盅,舒緩地飲著娟娘重新熱過的蓮子羹。
對這位一路上對自己給予方便的主使大人,陶灼華有幾分敬意。分別在即,相見大約已是無期,正正經經說上幾句話,也算得是對他的尊重。
陶灼華拿銀匙挑起蓮子羹,默默吃了一口,又將杯盞放下。她拿帕子輕拭了拭唇角,便儀態端莊地等著黃懷禮進來。
忍冬自打那一日被隱灼華敲打,心上稍稍存了些忌憚。此刻偷眼望去,瞧著陶灼華優雅淡然,那股端莊嫻靜的氣質似是骨子裡帶出,不由暗暗打量了片刻,心裡頗為稀罕。見陶灼華目光如水望向自己,又忙垂首肅立。
黃懷禮與陶灼華見了禮,雖然曉得她並不是什麼金枝玉葉,卻也依著規矩稱了一句郡主,然後娓娓說道:“前幾日已然拿到了大阮的國書,在下後日便將踏上歸程,未知郡主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交待?”
“旁的都不必了”,陶灼華泠然開口,如竹上清泉一般清冷。她淡淡笑道:“黃大人回京之後,若蒙陛下垂詢,便說我在大阮一切安好便是。”
黃懷禮應了一聲不再多言,目光卻遲疑地從立在陶灼華背後的茯苓與忍冬身上掠過,便端起了案上的茶水只管吃茶,也不說告辭的話。
陶灼華見狀,回頭與茯苓說道:“如此天氣,卻勞累黃大人走這一趟,你與忍冬去尋娟姨,請她替黃大人備份謝儀,也是咱們的心意。”
黃懷禮謙讓了兩句,卻並未堅辭,茯苓便與忍冬一前一後出了門。
房裡只餘下黃懷禮與陶灼華在坐,陶灼華這才問道:“黃大人,您還有什麼話不方便說?如今再無旁人了。”
黃懷禮讚許地一笑,走至窗前闔掩了門扇,卻又向大裕皇城的方向拱手,悄然問道:“懷禮啟程時,陛下曾經悄悄囑託,郡主興許有未盡之事,要懷禮務必討郡主一個示下。敢問郡主,此行可曾完成了陛下的囑託?懷禮回去也好給陛下一個準信。”
回想這一路走來,這位大小姐待人溫和有禮,只可惜從今往後寄人籬下,紅顏頗多薄命。黃懷禮雖不曉得景泰帝究竟託付了這小姑娘什麼要事,只惦記著帝王的囑託,殷切地盼著陶灼華開口。
景泰帝貌似被架空,身邊卻不乏有幾位忠義之士。
《灼華的解釋》 第九十八章 相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