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1章 香江樂壇 (第1/2頁)

王雲軒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入八十年代,香江歌壇發展越來越好,但依然不能左右音樂格局。

有人說:世界音樂看美國,亞洲音樂看日本,這話雖有以偏概全之勢,但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世界音樂方面,從質到量等指標綜合測評,西方國家以美國為首,美國是世界流行音樂的風向標,是業界老大,從唱片銷量可見一斑。

老牌流行天王貓王,他的專輯在全球銷量(50-70年代)達到3億張。

而新一代的流行天王邁克爾傑克遜上升勢頭明顯,未來將會超過貓王。

總之,美國的流行音樂稱霸全球,是世界流行音樂的中心。”

“那咱們香港是不是亞洲第一?”張照輝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在亞洲,我們香江還要排在日本之後,日本目前是第一名。

日本有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唱片公司、音樂製作人、演藝經紀公司多個環節的合作與配合,非常成熟的商業體系。

而且注重與全球市場互動,他們的音樂作品融合了本土風格與國際元素,具有廣泛的吸引力。

還有關鍵一點,人家注重音樂創作的版權,為歌手等音樂人保駕護航。

山口百慧一張專輯的銷售額達到了46億日元,大約1700多萬美元。

山口百惠的單曲唱片一共發行了31張,總銷量超過1600萬張。這個資料,目前香江歌手無人能敵。因為我們的市場小,再者盜版氾濫。

只要今天出現一首流行歌曲,明天市場上就會出現盜版,極大的破壞了市場秩序,嚴重阻礙了香江樂壇的發展和壯大。

當然,我相信隨著香江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帶動影視和樂壇發展。”

講完世界音樂的格局之後,發現同學們表情各異,氣氛沉悶。

黃沾主動活躍氣氛,“雖然現在落後於日本,但相信有你們這批生力軍的加入,香江樂壇會迎來日新月異的變化,趕超日本和歐美不在話下。”

“黃老師,咱們香江歌手就不能超過日本嗎?現在專輯銷量最好的歌手是誰?”王雲軒目光裡燃燒著戰鬥的火焰,站起來不服不忿的問道。

“別激動,先坐下聽我說。”

黃沾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擺手示意王雲軒坐下,“粵語歌曲市場受限,基本上都是本地消化,過白金銷量足以證明歌手的受歡迎程度。

80年代隨著華語歌曲的崛起,開闢東南亞市場,唱片銷量一定會迎來爆發式增長,相信香江樂壇將迎來燦爛輝煌的時代,趕超日本也不是沒可能。”

“香江目前專輯銷量最好的歌手當然是許關傑,第一張專輯《鬼馬雙星》銷量達到了15萬張,《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財神到》、

《賣身契》,每張專輯都超過了4白金。”

見同學們一頭霧水的模樣,黃沾笑著解釋道:“美國唱片的標準是100萬張專輯銷量為一白金,金唱片標準為50萬張為一金。

港臺標準為:金唱片是2.5萬張銷量 ,白金唱片是5萬張銷量。

許關傑的所有粵語專輯加在一起,銷量超過一百四十萬。

鑑於許關傑對粵語歌壇作出的卓越貢獻,他被譽為“香江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甚至人稱他為“歌神”。”

“黃老師,我喜歡林梓祥和羅紋的歌,他們的專輯銷量如何?”歐陽振華十分好奇的問道。

“林梓祥,78年發行首張粵語專輯《各師各法》,這張專輯銷量沒有達到白金唱片。79年發行第二張粵語專輯《抉擇》,這張唱片的銷量達到白金唱片。

林梓祥真正爆紅,源於80年初的《分分鐘需要你》這首歌,龍虎榜四周冠,自此踏入一線歌手的行列,年底的在《水中央》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他的粉絲群體。

81年《活色生香》這張專輯,則是他真正適應粵語歌的標誌,也是港樂早期的巔峰之作,最好的專輯之一。

82年發行《海市蜃樓》之後轉投華納。

此時林梓祥不但是歌壇巨星,在影視方面已經有四部主演的電影進入年度票房前十,而且還是百代唱片歷史上銷量最好的三個歌手之一。”

“羅文,之前在日本發展。

77年回港發行首張專輯《前程錦繡》,78年,憑藉歌曲《小李飛刀》獲得第1屆十大中文金曲獎,79年,主唱電視劇《獅子山下》同名主題曲而走紅。

從78年到82年,一共發行了六張專

《港娛1970》 第131章 香江樂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