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0章 蓋勳 (第1/1頁)

長劍飄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說明一個常識,古代打仗是沒有披風的,看上去很酷,但馬速太快,容易吹得掉下去,還有一旦被人用兵器捲住,就算是飛將軍再世,也難逃一死。 此時洛陽方面還不知道徐榮戰敗,遷都的事情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目前留守在洛陽的公卿百官,沒有人願意離開。 長安已廢棄多年,連宮殿都是殘破的。而洛陽經歷了百年的經營,根本不是長安可比的,但也無人敢反對。 董卓上表漢獻帝,拜河南尹朱儁為太僕,朱儁避而不見,拒絕接詔。 朱儁很清楚董卓的意圖,這是想將遷都長安的鍋讓給他,他一點都不傻,堅決不背。 董卓被逼無奈,只能親自上陣,召集百官議事,大談利國利民之事,百官無一人響應,董卓頓時覺得失了面子,指著司徒楊彪道:“說說你的意見。” 時任司徒的楊彪拱手,“遷都改制,關乎天下安危,應謹慎從事。” 雖然楊彪的話說出了百官的心聲,都在心裡默默支援楊彪。 董卓此時遷都已經遷到了一半,如何肯退,再說洛陽此時危在旦夕,他們這些百官,關東諸侯不敢動他們,但他董卓不一樣。 此時見楊彪公然和自己唱反調,氣不打一處來,但弘農楊氏乃世家門閥,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和袁氏旗鼓相當。楊彪也德高望重,頗有威信,董卓也才按住心中的怒火,笑眯眯說道:“文先此言差矣!關中土地肥沃,地勢險峻,當年高祖劉邦便是據關中而後東出定天下。至於長安的房屋宮殿,咱家已經有了辦法,不必憂心。” 楊彪見董卓不為所動,還把高祖搬出來壓他,大聲斥責道: “安土重遷,人之常情,而令天下騷亂,卻只需一紙詔書,還請明公從長計議。” 董卓見楊彪如此不給自己面子,氣得臉都綠了,一雙眼睛如鷹隼一般,死死盯著楊彪,一手按著劍,指著楊彪說道:“你是想阻擾國家大計嗎?” 楊彪被董卓的氣勢給嚇到了,知道自己如果再言,怕是要被當場斬殺,這種事情他董卓也不是沒幹過。 司空荀爽見雙方劍拔弩張,知道董卓早已在安排遷都的事,此時也不過是走個過場,連忙站出,“明公息怒,如今遷都一事,已成定局,也是迫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若非關東叛亂,我相信明公也不願遷都,遷都乃平叛所需,我等應該支援明公,效法高祖據關中以安天下。” 董卓一聽,頓時覺得這荀爽是個聰明人,說話也能說到人心裡去,立馬哈哈大笑起來,當場宣佈即刻遷都,隨後退朝。 幾日後,董卓以連續出現的災難為由,罷免了楊彪,順便正式罷免了歸家的黃琬。 這就是董卓的風格,和自己作對的人,都可以滾。 董卓再次任命光祿勳趙謙為太尉、太僕王允為司徒,這些都是他自以為的心腹,也僅僅是自認為而已。 王允,當年在剿滅一部黃巾後,竟發現了十常侍勾結黃巾叛逆的書信,立馬上書檢舉,只是生不逢時,靈帝也只是口頭數落一番,並未斬殺十常侍。 之後自然是得罪了宦官勢力,幾次陷害,險些讓他喪命,只能逃出京城,四處逃亡,東躲西藏。 靈帝死後,何進掌權,才召回王允,任大將軍府從事中郎,不久後升任河南尹,和後世的京兆尹是一樣的官職。 後來董卓來了,之前在幷州,和王允也有一些交情,視為自己人,十分倚重。而王允也是個聰明人,雖做事極端,但對待董卓則是表面上忠心耿耿。 背地裡卻是暗中培植勢力,挑撥離間,他很清楚,自己雖然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但年紀也不小了,不能像年輕時那樣,仗劍走天涯,此時他需要的是隱忍,而後陰死董卓。 但他卻把事情想簡單了,以為大漢傾覆只繫於董卓一人,這些都是後話。 此時遠在西涼的皇甫嵩回來,董卓喜出望外,當即解除了皇甫嵩的兵權,隨後任命皇甫嵩為城門校尉。 皇甫嵩,這可是一個名震華夏的沙場宿將,在接到詔書的那一剎那,他可能也想過反抗,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屈服。 沒有人知道,他在之後的每一個夜裡都孤枕難眠,也時常有人勸他,不如響應天下,起兵勤王,但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你說他愚忠也好,但他依然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跟隨皇甫嵩而來的,還有一人,那便是京兆尹蓋勳。 說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此人絕對是一個忠勇之士,他本想跟隨皇甫嵩共同反董,但皇甫嵩拒絕了,他自覺勢單力孤,也只能認命,將京兆拱手相讓。 說起蓋勳,那必然要說起羌胡叛亂。 中平元年(掃滅黃巾後,靈帝大喜,更改年號),公元184年。 隨著涼州三明的最後一位段潁的逝去,中原亂起,涼州人趁亂再起。 北地先零羌推舉湟中義胡從北宮伯玉、李文侯為首領,殺死護羌校尉,夥同金城邊章、韓遂起事,一時間群起響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國之秦峰小說》 第70章 蓋勳(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