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袁世凱傳

作者:李宗一

內容簡介:

袁世凱縱橫捭闔兩時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國元首,是中國近代化變革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袁世凱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早年科考失敗,棄文從武,投靠吳長慶,攀附李鴻章,巴結榮祿,取悅西太后,同時還不忘在維新派身上下賭注……

工於心計的他施展手腕,長袖善舞,終於位極人臣。民國初始,又攘奪了民國大總統的職位,進而稱帝建元。

本書資料翔實、語言凝練,作為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歷史作品,多角度閱讀定會給讀者新的啟發。……

正文

前言

袁世凱(1859…1916),是近代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個偽裝維新的封建專制主義者。他的名字已經成為近代中國反動政治的同義語,每一部中國近代史書都不能不提到他。

關於他的歷史,中外已有不少論著。這些研究成果,是本書進一步探討的基礎。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有關袁世凱的政府檔案、私人函電及已出版的專著和史料。由於許多新史料的出現,使我們對袁世凱的歷史能夠獲得較為詳實的瞭解,糾正某些以訛傳訛之處。本書主要目的在於揭露封建專制主義的野蠻、愚昧、虛偽和頑固,說明清末民初支配我國社會歷史的一般的和特有的規律,以及違反這個規律的人物最終要失敗的必然性。

袁世凱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時刻,正值中國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將要走完其漫長的黑暗路程的年代,也正是給中華民族帶來創鉅痛深的甲午戰爭的前後。戰前,他是李鴻章淮系軍閥集團的一名初露頭角的走卒。戰後,趁淮系軍閥衰落的時機,他在小站創練了一支新式陸軍,並以此為資本,破壞了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運動,撲滅了反帝愛國的義和團起義,在中外反動派的一片喝彩聲中,爬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顯赫職位。他敏銳地覺察到,王朝衰微,人民民主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如不謀求新的對策,很難再繼續維持其統治。因此,從1901至1908年,他戴著“急進改革者”的面具,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派理論綱領為指導,以那支新式陸軍為核心,透過辦“新政”,組織起一個龐大的北洋軍事政治集團。這個新興的集團是淮系軍閥集團的延續和發展,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結果,是帝國主義侵華由瓜分政策轉到“保全(清朝)政策”的產物。袁世凱正是依靠這個集團的勢力,不遺餘力地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封建專制王朝,破壞正在蓬勃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然而,當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風暴來臨的前夕,他在與世襲的滿族親貴集團的政爭中遭到了慘敗,灰溜溜地退出了政治舞臺。

1911年偉大的辛亥革命爆發了,清王朝陷於崩潰的絕境。歷史發展造成了一種新的局勢和條件,使得已經失勢三年的袁世凱扮演了“末世英雄”的角色。他迅速地集結起北洋集團的軍事政治力量,贏得了帝國主義和國內立憲派的依賴和支援,先打著“實行君主立憲”的旗號,強奪了清政府的一切權力;又迎合時代潮流,舉著“贊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但是,這個專制皇權的崇拜者和覬覦者,根本就不相信在中國能實行民主共和。他之所以要和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派妥協,握手言歡,實際上完全是為了儘快絞殺革命。因此,一上臺他就不擇手段地加強個人權力,破壞法制,踐踏民主,追求專制獨裁的統一;並把民主派視為集權路上的最大障礙,乘民主派尚未鞏固陣地之際,步步緊逼,迫使他們退出政府,裁減革命軍隊,接著便無情地把他們浸在血泊裡。他又解散國會,撒毀“約法”,將民主政治的痕跡掃蕩淨盡。然而,這一切扼殺民族生機的反動行為,卻都是在“統一國家”、“救國救民”及“保衛共和”的動聽口號掩飾之下完成的。

民主派對袁世凱的讓步,換來的是災難性的打擊。滿腔悲憤的孫中山,率領殘存的部分民主力量倉猝逃亡國外。一些助紂為虐的進步黨人,在袁氏推行的封建獨裁暴政面前嚇得目瞪口呆,不敢再倡言憲政了。1914至1915年,北洋軍閥氣焰萬丈,腐惡的政治勢力好象安如泰山了。袁氏顧盼自雄,以為自己是天運所選定的人物,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歷史的程序。於是,他悍然恢復帝制,企圖建立萬世一系的“洪憲”王朝,強令人民世世代代接受袁氏的暴虐奴役。但是,正如同一切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一樣,全國人民終於識破了他的真面目:原來這個滿口

《袁世凱傳簡介簡歷》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