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再見鎮西王 (第1/3頁)
硃砂點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枯萎殆盡的蘆葦蕩被小漁船給衝撞的七零八落,擾得幾隻無處可歸的水鳥驚慌而起,悽慘的叫著飛向了別處。
靠近水邊的泥土已經被嚴寒半凍著,雙腳踏上去略感僵硬,看著前方一片漆黑之色,眾人無不是鬆了一口氣。
至少是到了李唐的國土上了。
情緒最為激動的自然是蘭瑾公主李夢筱了,淚流滿面的她若不是碧月及時上前攙扶著,怕已經跌倒在地。
情難自禁之下,主僕二人竟是抱頭痛哭。
見到蘭瑾公主這番舉動,其餘之人無不是感觸良深,所謂劫後餘生,大抵便是這番吧。
只是劉希卻心頭上又是多了一份憂慮。
先前在劉漢境內,只需考慮怎樣逃出去,可如今腳踏在李唐之地時,不免又多了昔日所想的憂慮。
畢竟他劉希只是夾在兩個帝國之間的小人物,和親失敗,劉斯大軍來襲,誰也不能保證唐皇會他來問罪。
所以回瀾陵還是信陽,在渡江之後,這無疑成了劉希首當其衝需要解決之事。
長安城中身份已經暴露,怕是唐皇也已經收到密報,得知劉希與漢朝皇室有關,這番想來,唐皇聖怒之下,極有可能將他當做漢朝的奸細,因而回瀾陵城的有著很大的風險。
可若是趁著漢唐交戰在即,唐皇無暇顧及之時,徑直回到陽曲城蟄伏修養,待戰後李唐必定是千瘡百孔,唐皇即便想要尋他麻煩,大概也不能輕易將他的陽曲城給拿下。
但這步棋走下去,可能就要將他的計劃給全部打亂。
雖然眼下他劉希在陽曲城威望極高,但說到底,他是以唐皇臣子的身份行事,若是與唐朝公然為敵,城中百姓究竟心向何方,劉希可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畢竟,大唐正統乃是李氏。
在劉希猶豫不決之時,小武走到他身旁輕聲說道,“由我護送蘭瑾公主前往瀾陵,你帶著田師姐她們回陽曲城怎樣?”
聞言,劉希當即知曉心中仍有擔憂的並非只是他一人。
在劉希未開口前,小武又是繼續道,“前些日子你昏迷之時,我已經給林逸與冒頓各修書一封,想來匈奴人發兵陽曲城的訊息就要傳到了李唐的朝廷,所以你徑直回去唐皇也是無法怪罪於你
。”
看來,即便劉希昏迷不醒,小武也做好了將劉希送回北方的打算,但是回陽曲城還是冒頓的汗帳,或許又是另一番的打算了。
回首盯著小武好生的瞧了幾眼,一直以來對方豪放的性子都讓劉希忽略了他的謀略,如今看來,小武在計謀上也是不可多得之才。
匈奴曾經二十萬大軍南下遭受重創,如今在李唐被劉漢大軍來襲之時南下一報前恥,也是無可厚非之舉。
這番來,北疆自然是告急,身為鎮北使的劉希以大局為重前往抗敵,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可就在劉希點頭應允時,遠處馬蹄聲穿過層層夜色轟然而來,雖無半點月光星色,當那騎馬的兵卒身上黝黑的甲冑卻散著冷冽的氣息。
寒氣逼人。
卻是鎮西王的‘水寒’軍來了。
見到‘水寒’蘭瑾公主與碧月這主僕二人喜極之下再度痛哭不已,而劉希與小武則是對望了一眼,兩人眼中皆是凝重之色。
馬蹄在數丈之外戛然而止,兵卒動作利索整齊的下了馬,立在被寒鐵裹住的黑馬身旁,猶如一柄柄出了鞘的長劍。
領隊之人國字臉,濃眉下是一雙眼睛精光內斂,只見他掃了眼劉希等人,隨即大步上前,與蘭瑾公主俯身作禮,“末將‘水寒’風字營偏將王憲奉王爺的命令,特來接應公主。”
知曉鎮西王牽掛著她的安危,蘭瑾公主又是淚水漣漣,哽咽了稍許,這才與來人微微頷了頷首,“讓王叔費心了,也辛勞將軍了。”
領隊的偏將則是忙說著不敢,揮了揮手,身後有人當即將一輛馬車牽了過來,碧月則是扶著蘭瑾公主上了馬車。
雪絳則是緊隨其後。
她之所以未隨著長公主李雲英離去,其中最大的原因怕便是要照顧身體虛弱的蘭瑾公主。
待蘭瑾公主上了馬車,那偏將又是轉首朗聲道,“不知哪位是鎮北使劉大人?”
聽得此言,劉希明白鎮西王是不想讓他偷偷離去了,而一旁的小武甚至一隻手已經伸進袖中,指尖搭在了青鋼劍上。
不遠處,馬繡眼中滿是掙扎之色,顯然,小武先前定是與他說過了那些謀劃,而眾人之中,他顯然要比劉希更加為難。
《獨步江山女聲版》 第二百五十章 再見鎮西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