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8部分 (第1/4頁)

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座山上都沒有水。每天一休與二休都需要到山下來挑水,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某一天,二休去挑水時,發現一休竟然沒出現。他想,或許一休生病了。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還是沒出現,二休就開始擔心了,決定去探望一休。二休來到一休山上,他發現一休正在大樹下打太極拳。二休很驚訝地問道:‘一休,為什麼你沒有去挑水還有水喝呢?’一休回答說:‘這三年來,我每天挑完水,都會利用零碎時間來挖井。現在我已經挖好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絕地湧出,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做我喜歡的事。’因此,一休從此不用再挑水,二休卻依然不能休息。這就是‘一不做二不休’。”

蔣雯雯講完之後,羅叔叔看了看堂屋門外,說道:“時間不早了,我們不再閒聊了。我把‘三月三’這個節日給你們講之後,田理麥你就可以去跟你師傅學唱山民歌了。”

“好,羅叔叔,我只是怕時間太晚了,師傅和師孃他們等著!”田理麥說道。

“那我就只講這三月三了,免得時間拖晚了。這三月三它不是哪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許多民族的節日。特別是對於壯、漢、瑤、苗、侗等民族,更是一個的重要節日,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春節。下面我來一一為你們介紹。”羅叔叔說完便接著介紹起來。

第一是漢族。三月三,漢族人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漢族,有吃地(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當天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tuán'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裡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農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農三月三也是通靈人士,如女巫、神漢等宴請鬼神的日子。在這一天通靈人士常聚在一起歡慶,並擺宴席宴請鬼神,以感謝他們賦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第二是壯族。農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盛大的節日,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開場,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個方塊都很有壯鄉特色,人們捧著五色糯米飯,抱著壯鄉的美酒,扛起勞作的鋤頭,精緻的簸箕也被舉在手中。

第三是侗族。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

《圖騰吞噬希望》 第32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