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部分 (第1/4頁)

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這到底是不是東漢草聖張芝的真跡,他是無從鑑別的。

這個要想鑑定,只有尋找到張芝的其他真跡,來做比較,才有可能推斷出,到底是不是張芝的正楷真跡。

不過韓孔雀手裡可沒有張芝的字,就算他從網上搜尋到的一些,也不過是他的草書,跟這正楷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所以韓孔雀也沒法推斷。

既然沒法確定是不是張芝的,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好確定,既然不能確定,那就沒法把這本書賣出最高價,這樣,這本書最近就沒法出手。

如果把這當做張芝的真跡賣,買家肯定不肯,不能確定的東西,人家自然不會當冤大頭。

如果當做普通的古籍來賣,韓孔雀自己又不願意,萬一以後要有證據證明這是張芝的正楷真跡,那他就虧大發了。

韓孔雀翻開第一頁,上面記錄的好像是治療感冒的一個案例,字跡是正楷,雖然是古代的繁體字,但韓孔雀連猜帶蒙的,還是能夠順利的讀下來。

這第一個案例就是傷寒的治療過程,在唐代以前,感冒就叫傷寒,這個病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最流行的。

韓孔雀翻了十幾張,上面連續記載了三個傷寒案例,上面用的治療方法,卻是東漢神醫張仲景的傷寒論裡的方法。

韓孔雀曾經讀過張仲景的傷寒論,知道張仲景對這種病的見解和理論,也知道他使用的什麼藥物來治療。

所以一看案例,他就推斷出,開方子抓藥的這位古代醫生,肯定是傷寒派的支持者。

這本書如果是東漢張芝的真跡,那他記錄一些張仲景的醫方,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所以這兩個人生活的年代相近,張仲景的醫書被張芝記錄下來也可以說的過去。

在漢朝的時候,張仲景的醫術是很厲害的,那個時候,張仲景因為家裡很多人患外感病死去了,因此他發誓要搞清楚這種病,就收集了當時很多的醫書,然後結合自己的經驗,寫了《傷寒論》這本書。

這本書裡,張仲景把人體的防衛系統分成了六個層次,他論述的是當寒邪來襲擊的時候,這六個防衛系統會出現的問題,並談了應該如何解決。

張仲景分出的這六個防衛層次是非常恰當的,現在我們說,這是一種系統論的劃分方法,而且,張仲景開出的方子也非常的精闢,應該說,這些方子只要用得對證了,其效果經常讓開出方子的醫生自己都瞠目結舌的,這是實話,搞中醫的人都有感受。

因為來襲擊的是寒邪,因此張仲景在治病的開始,選擇了用辛溫發散的藥物(麻黃、桂枝等)來治療,也就是說,讓大家出出汗,張仲景的意思是,就把寒邪從體表給發散出去了。

這個其實到現在,我們還用這種方法,特別是在農村,感冒了發汗是最常用的方法,韓孔雀小時候他媽媽就曾經用過這種方法給他治療感冒。

喝了薑湯什麼的,用幾床被子捂著,等出一身大汗,也就好的差不多了,這樣的方法治療感冒,在國內是很普遍的。

張仲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用這種方法治病了,而且還更深入,如果在體表這第一道防線沒有發散出去,那麼後面還有五道防線呢。

這種方法一直使用,到了清代的時候,其實清代之前就開始了,人們才發現辛溫發散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有的人一用麻黃等藥病情就重了,於是就出現了溫病學派,他們認為襲擊人體的不光是寒邪,還有溫邪。

這個溫邪有自己的特點,應該用辛涼解表的方法來治療,不要用麻黃,要用連翹、金銀花,等涼藥來治療,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個我們現在也還在用,很多中成藥像連翹片等等,都是用這個原理來治療感冒的。

而現代的醫生,往往治療一個感冒都不行,其絕大部分是照方抓藥,他們不管是溫邪還是寒邪,只要是感冒的就給他們拿感冒藥就好。

而像連翹片這種治療溫邪的,用來治療寒邪入侵,也就是傷寒的,卻並不能見效,這麼淺顯的中醫理論,現在有很多西醫大夫卻並不知道,這不能不說是個笑話。

韓孔雀讀過大量文獻,所以他知道溫寒兩種學說其實都是

《都市藏真線上閱讀》 第2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