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代郡危解 (第1/2頁)
雲霄天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姓名:宇文直;武力:95;統率:96;謀略:80;政治:82。特性:勇戰:與人鬥將時,武力+4。豪傑:與人鬥將時,武力額外+4。統御:統率士卒征戰時,統率+3,士卒綜合戰力額外增加15%。武器:狼牙棒:武力+1。
宇文直(?-574年),字豆羅突,鮮卑族,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人。北周宗室大臣,宇文泰第六子,母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
初封秦郡公,遷衛國公,食邑一萬戶。保定初年,任雍州牧,升任柱國,轉任大司空,出任襄州總管。協助剷除權臣宇文護,升為大司徒。
建德三年(574年),晉封衛王。陰謀反叛,被處死,諡號為剌。
姓名:宇文憲;武力:94;統率:92;謀略:86;政治:78。特性:悍武:與人鬥將時武力+4。鎮守:坐鎮地方時,統率+2,謀略+2,政治+2。所鎮守地域,繁榮度增加10%,軍事力量增加10%。武器:朝陽刀:武力+1。
宇文憲(545年-578年8月16日),北周齊煬王,字毗賀突,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獨孤藏墓誌》作第七子,可能有兩兄早夭),母為宇文泰妃達步幹氏。周孝閔帝、周明帝、周武帝異母弟。
宇文憲初封涪城縣公,後晉封安城郡公。孝閔帝即位,授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明帝即位,授任大將軍。武成初年,任益州總管兼益、寧、巴、瀘等二十四州諸軍事及益州刺史,晉封齊國公,食邑一萬戶。十六歲時,鎮服蜀地,蜀人感激他共同立碑,稱頌其功德。保定年間,徵召回京,任雍州牧。其後多次擊敗北齊軍。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亡北齊,宇文憲發揮了很大作用。
宇文憲善計謀,多策略,尤擅安撫駕馭部屬,知人善任,衝鋒陷陣,身先士卒,部眾對他心悅誠服,都願為他效力。建德六年(577年)滅亡北齊後,宇文憲自感威名日大,就暗自隱退。建德七年(578年)五月,武帝死後,周宣帝認為宇文憲輩分高而名望大,對他十分忌恨,宣政元年(578年)將其殺害,時年三十五歲,諡號齊煬王。
姓名:拓跋紹;武力:95;統率:94;謀略:76;政治:70。特性:勇武:與人鬥將時武力+3。無畏:與基礎武力高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武力+6,與基礎武力低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武力+4。武器:玉炎槊:武力+1,坐騎:汗血馬:武力+1。
拓跋紹(394年-409年),字受洛拔,鮮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異母弟,母賀夫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宗室。
興六年(403年),受封清河王,任徵南大將軍。賜六年(409年),拓跋紹母親賀夫人有過失,道武帝即將下令殺她。因色已黑未處決。賀夫人密告拓跋紹救她,拓跋紹當晚與帳下武士、宦官數人偷入宮中,殺害道武帝。不久被其兄拓跋嗣誅殺,時年十六歲。
姓名:閭大肥;武力:95;統率:87;謀略:65;政治:54。特性:勇武:與人鬥將時,武力+3。死戰:與基礎武力高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武力+7,與基礎武力低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武力+5。武器:轟斧:武力+1。
閭大肥(?-?),柔然(蠕蠕)國的部落首領之一。後歸順北魏,成為北魏的將領、駙馬,死後追贈中山王??。
北魏太祖時,閭大肥與其弟閭大泥倍頤率宗族歸順北魏。太祖對其厚待,賜爵其思子。閭大肥先後娶北魏華陰公主、濩澤公主為妻。
道武帝時期(424-452年間),閭大肥曾經兩次參加討伐自己的祖國柔然的戰鬥。一次是始光二年(425年),一次是429年。在戰鬥結束歸北魏的途中,又順道擊敗高車部落。他還曾經隨軍討伐胡夏國主赫連昌,以功授滎陽公。世祖時,打算拜他為王,但不久因疾卒,追贈中山王。可見閭大肥的一生都是在爭戰中度過的。
閭大肥有一子閭賀,早卒。此子是否由華陰公主或濩澤公主所生,已經無法考證。閭大肥弟第閭鳳,襲其爵.
韓氏兄弟以二敵四,顯得遊刃有餘,反而宇文憲四人有些左支右絀,擔心四人有損,而且以二敵四反而落入下風,就已經讓己方士氣大損。所以宇文覺和拓跋矽二人一番商議,決定暫時鳴金收兵!
聞得鳴金之聲,宇文憲四人奮力盪開韓起龍和韓起鳳的兵器,而後頭也不回的調馬迴轉本營。韓起龍二人對視一眼,都知道窮寇勿追。所以
《攪亂三國》 第143章 代郡危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