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2章 天下局勢(幽州) (第1/2頁)

雲霄天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姓名:士祗;武力:60;統率:66;謀略:54;政治:31。特性:山地戰擅長:山地作戰時,武力+2,統率+2。

自稱交址太守計程車徽之兄。隨兄投降呂岱後,伏誅。《三國志·士燮傳》:明旦早施帳幔,請徽兄弟以次入,賓客滿坐。岱起,擁節讀詔書,數徽罪過,左右因反縛以出,即皆伏誅,傳首詣武昌。士徽、士祗、士幹、士頌等人被帷幕中的武士反綁兩手押出,全部被處死。隨後,士徽等人的首級立即被移送到武昌。

姓名:士徽;武力:80;統率:89;謀略:88;政治:84。特性:全鍪:與人鬥將時,武力+2。統率士卒征戰時,統率+2。設定計謀時,謀略+2。處理政務時,政治+2。權私:當權力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會反叛其主。反叛後期全屬性+2。

士徽(?-226),蒼梧廣信(今廣西梧州)人。士徽是漢末三國時交州軍閥士燮之子。士燮去世後,孫權任命士徽為安遠將軍,兼任九真太守。後來士徽因不滿失去對交趾的統治而自稱交趾太守,反叛孫吳,並阻止交州刺史戴良和交趾太守陳時赴任。吳將呂岱前往討伐士徽,隨後派來士匡說服士徽投降孫吳。士徽投降後,呂岱率軍進入交趾郡城,並將士徽處死。

姓名:士匡;武力:65;統率:79;謀略:82;政治:74。特性:辯才:行駛外交時,謀略+3,政治+4。增加說服對方的機率15%。

士匡(175-235),士壹之子,古交州蒼梧郡廣信(廣西梧州市)人,三國時期吳中郎將。其堂兄士徽反叛,呂岱奉命征討,因為和士匡有舊遣匡說徽服罪、保無他憂;士匡說服了士徽,投降,然而呂岱為了功利將士徽斬殺,士匡貶為庶人。

幽州如今的話事人是劉虞長子,亂入人物劉牢之。原幽州牧劉虞,在其子劉牢之大敗公孫瓚,並將其勢力壓縮到幽州北部之後,就將幽州的所有事宜全權交託到了,其長子劉牢之手上。而劉虞本人則放下所有事宜,單人獨騎往長安而去。留下劉牢之治理幽州,與幽州北部的公孫瓚形成對持。其實,認真來說,公孫瓚的實力要強過劉牢之。但是,公孫瓚的勢力由於地處幽州更北部。與烏丸蕭天佐部勢力接壤。再加上亂入的女真完顏宗望部。牽制了公孫瓚大半的實力。以至於公孫瓚只能龜縮在幽州北部。但是即使如此,公孫瓚依舊佔據了幽州的北平、遼東、玄菟、樂浪四郡。可是公孫瓚的兵力卻集中在北平、玄菟、樂浪三郡,以防備幽州南部的劉牢之、烏丸勢力蕭天佐部、女真勢力完顏宗望部。分別由公孫勝攜嚴鋼及其第嚴成方鎮守右北平、龐師古攜關靖鎮守玄菟、田豫攜單經和鄒丹鎮守樂浪。

劉辨脫離董卓控制之時,公孫瓚因處理外族關係的問題上與劉虞產生分歧。被劉虞呵斥,還壓縮公孫瓚的勢力。公孫瓚一怒之下起兵攻打劉虞。初始戰果沛然。一路打到了幽州治所薊縣。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公孫瓚的勢力大後方被烏丸首領蕭天佐突襲,而自身又被劉虞長子劉牢之抓住這次機會,誘敵深入被劉牢之埋伏,兵馬損失大半。公孫瓚只能退兵死守右北平。而劉牢之在這之後派其子劉敬宣、其侄何無忌屯重兵與漁陽郡。以防右北平公孫瓚,以及幽州北部的鮮卑、女真、烏丸等各部外族。公孫瓚在打退蕭天佐的進攻之後,曾經嘗試過反攻漁陽郡,但是卻一次次被鎮守漁陽郡的劉敬宣和何無忌擊退。無法奈何漁陽郡之後,公孫瓚就把目標放在了更北部的遼東、玄菟、樂浪三郡。以公孫瓚的實力,很輕易的就拿下了遼東、玄菟、樂浪三郡。還收復了原遼東諸侯公孫度及其麾下文武,勢力大漲之下又打算再次進攻漁陽郡,可是這次的進攻還沒有開始就夭折了。因為被他打退的蕭天佐開始回攻樂浪,而玄菟郡又被新亂入的女真完顏宗望攻擊,導致公孫瓚不得不將兵力三分分別鎮守三郡。兵力分散之下,公孫瓚也沒有餘力在進攻他人,只得安心經營自身勢力。

劉牢之在將公孫瓚打回老家之後,派子侄鎮守與公孫瓚老家接壤的漁陽郡。自己坐鎮薊縣處理被自己老爸甩鍋的整個幽州的政務,同時也開始安排上谷、范陽、涿郡、代郡等四郡的事務。雙方同時安靜發展自身勢力。幽州一時之間陷入了平靜當中。

姓名:劉敬宣;武力:94;統率:92;謀略:79;政治:76。特性:將佐:當作為一軍主帥鎮守一方時,全屬性+3,其鎮守地域內繁榮度+3,治安+3,民心+3,士卒綜合戰力提升15%。當作為一軍主帥領兵征戰時,全屬性+3,麾下將領武力+1,統率+1。麾下士卒綜合戰力提升20%。武略:行兵作戰時,全

《攪亂三國》 第62章 天下局勢(幽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