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我們雖然是“特殊高中”,卻拿不到特殊補助。
史岱文森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裝置,也不是因為老師,而是因為學生!
天才無用史岱文森的學生都不太正常,但是在一起時,就變得很正常!很有創作力!好象原子反應爐,你撞我、我撞你,撞出能量!
美國一般學校,都旅行區域就學,每個孩子到自己學區的學校上課,所以每個區各有特色。
但史岱文森不同。他的學生是從大紐約市各地跑來的。只要你考得上,就可以迸!
於是,你可能看到邁著大步、講著大話的Brooklyn…boy、頭髮吹得蓬蓬的皇后區女孩、穿八百美金一條褲子的《上城世家子》、或是從格林威治村(Greenwich…Village)來的,披著五彩麻布的嘻皮。
更不可忽略的,是成群的東方面孔。去年畢業班,白人佔百分之四十,黑人百分之九,亞洲人居然佔了百分之五十一。下課走進餐廳,聞到的是韓國泡菜、日本黃羅卜,聽到的是麻將牌的“唏哩、譁喇!”(學校發現有人用麻將賭錢,如今已經禁止。)
這裡很簡單:東方家長最狠!逼自己小孩來考史岱文森。家長會的時候,每一個“小的”後面,都跟著一雙雙轉來轉去的黑眼珠。
小的拼、老的狠,當然不好混!
何況這裡面還有十三歲參加全國大專會考得滿分的天才、閉著眼也能下兩盤棋的鬼才、和智商180,書都不怎麼碰的奇才,聽說以第一名考進來的艾力士,天天抽大麻;也聽說“肉頭幫(Skinheads)”的老大,有攝影機般的記憶力。他們的故事像煙火一樣飛,但那些自以為靠聰明就成的所謂天才,不久就像積了灰的獎狀,只堪陳列在走廊的櫥窗裡。
當人人都不笨、人人都拼的時候,天才是不太管用的!
自生自滅進史岱文森半年之後,有一天,老爸問我感想。
“我覺得路不像以前那麼遠了,在車上看看書、打個盹,就到了!曼哈頓的黑人也不再那麼可怕,看他們的街頭音樂和舞蹈,反而學到個少。”我說。“只是我愈來愈覺得學校沒什麼稀奇,同學也沒什麼了不起!?”
“你知道大雁為什麼脖子那麼長,眼睛又長在頭上特別高的位置嗎?”老爸說:“因為它們總停在草叢裡,伸著脖子看四周,脖子不夠長,又設法把眼睛長高一點。可是,如果你問大雁覺不覺得自己頸子長、眼睛高的時候,它一定不覺得。”
“跟在環境當中進步,是漸進的。不知不黨中,你的世界變大了、眼界變寬了、心胸變開了!我們的抉擇沒有錯!”老爸強調。
三年半後,我從史岱文森高中提前畢業,老爸又問我:“如果時光倒流,回到高一,你要怎麼做?”
“我要趕快摸清楚這個學校!”
“什麼意思?”
“我發現這學校是很好混的,他們好象根本不管學生,隨便你自己。如果我早弄清楚這一點,起初就不至於那麼緊張。”
我發覺跟天主教初中和小學相反,史岱文森採取了旅途主義,讓你自由發展,甚至自生自滅。你對語言感興趣,可以一級一級往上修,修到後來,學校會送你出國學。你對科學感興趣,可以自己上去搞,搞到後來,學校沒東西教你了,你可以先上大學修課。像我,喜歡音樂,只要找自己去琴房彈彈琴,沒有考試、沒人點名、就算我修了一門課。
史岱文森的哲學是——
你學得多,我教得多。我沒得教了,你自己到外面學!
你學得少,我教得少、你不想學,隨你的便!
什麼是傳統?
今年春天,我重回史岱文森。它搬家了,紐約市政時突然想通“,以1500萬美金,在曼哈頓世界貿易大樓附近,蓋了一座十層樓,號稱”未來學校“的豪華建築。每個教室都有彩色電視,餐廳面對哈德遜河和自由女神像。
史貸文森終於有了游泳池,不但在室內,而且是世運標準。
站在新大樓前,我卻覺得它少了什麼,少了一點個性,還有當年老破建築後面透露出的傳統。
什麼叫做“傳統?”
傳統就是沒有“站牌”,你卻站在那兒,等得到公車。
傳統就是好象很亂,但亂中有序、有個不是明文的規矩。
傳統是:臺上的老師打瞌睡,但心知肚明!
臺下的學生翻筋斗,也心知肚明!
老爸的耳朵好象總是豎著,
《歌曲漂泊的人生》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