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頁)
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格,說它是昂貴的或低廉的。這所謂最低價格,是指只足夠補償這商品上市所必需的資本及其普通利潤的價格,也就是對地主不能提供任何報酬而全部由工資及利潤二者構成的價格。現在在西班牙市場上,金確實比銀更接近於這最低價格。西班牙所課的金稅,不過合標準金二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五,而銀稅則為十分之一或百分之十。前面說過,美洲西班牙屬地的大部分金銀礦山,其地租全都作為賦稅供給國王。國王的收入,在金的方面還不及銀的方面。經營金礦發財的,也比經營銀礦發財的少。可見金礦的利潤,一定低於銀礦的利潤。這樣,西班牙市場上金的價格,既只提供較少的地租和利潤,所以與銀比較,就一定多少更接近於這最低價格了。把一切費用都列入計算,在西班牙市場上,全部黃金,似乎不能象全部白銀那樣有利出售。但是,葡萄牙在巴西所收的金稅,與西班牙往昔在墨西哥和秘魯所收的銀稅,同為標準金屬的五分之一。這樣,美洲的全部黃金是否比美洲的全部白銀,以更接近這可能的最低價格的價格供應歐洲一般市場,就很難說了。
金剛鑽及其他寶石的價格,恐怕比金的價格,更接近這可能的最低價格。
銀稅不僅和奢侈品稅一樣,是最適當的稅目,而且,在當時,又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泉源。所以,這種課稅,在有徵收可能的時候,是難於放棄的。但完稅的不可能,已在1736年使銀稅由五分之一減至十分之一,也許有一天,同一的不可能將使其不得不再減,正象金稅不得不減到二十分之一那樣。美洲西班牙屬地的銀礦,也象其他各礦山一樣,由於採掘較從前深入,由於排出這些深處的積水以及供給這些深處以新鮮空氣等費用較大,開採費用逐漸增大。這種情形,曾經調查過這些礦山狀況的人,都是承認的。
這些等於增大銀的稀少性(因為一種商品的獲得,如果困難加甚了,費用增加了,就可說它是益形稀少)的原因,一定會引起以下三種現象之一。這種費用的增加,第一,一定會由於銀價的按正比例增加而取得補償;或是第二,一定會由於銀稅按正比例減少而取得補償;或是第三,一定會一部分透過這種方法,另一部分透過另一種方法而取得補償。三者必居其一,但以第三種現象為最可能。正如金稅儘管大減,但和銀相比的金價仍然上升一樣,銀稅儘管大減,但和勞動及其他商品相比的銀價,也可能仍然上升。
但是,銀稅的遞減,縱然不能全然防止歐洲市場上銀價的上升,至少,總會多少推遲其上升。減稅的結果,以前因不堪重稅而中止開採的礦山,現在也許會再行採掘。這樣,每年上市的銀量,一定要加多若干,而一定數量銀的價值,也一定要低落若干。1736年西班牙國王減低銀稅的結果,歐洲市場上的銀價,比較以前雖不曾實際減落,但與在銀說不減場合所會有的銀價比較,大概至少要低百分之十。
上述各事實和議論,使我相信,或者更切當地說,使我揣測,銀機雖減,銀價卻在現世紀的歐洲市場上,上升若干。我所以說揣測,是因為我對於這問題,雖竭盡了力量,但我的意見仍夠不上叫做信念。的確,假定銀價果有上升,其上升程度,到目前為止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儘管說了上面這些話,恐怕還有許多人,不但對銀價實際上曾否上升,而且對相反現象有否發生,即銀價在今日歐洲市場上是否仍舊在下落,仍然拿不定主意。
不過,以下的事件,是必須注意的。不論金銀的被假定的年輸入量是多是少,其年消費量終歸有一個時期會與其年輸入量相一致。金銀的總量愈多,其消費亦必增大,有時還比總量增加得多得多。總量增多,其價值必因而減少。於是用途增多,人們使用時也不那麼慎重愛護,結果,金銀的消費量必以比其總量的增加更大的比例增大。所以,經過一定時期後,金銀的每年消費量,在輸入不繼續增加的條件下,一定會與其每年輸入量趨於一致。可是,今日的輸入,依舊在繼續增加。
如果使金銀每年消費量達到與每年輸入量相等以後,每年輸入逐漸減少,那末,每年消費量也許有一段時間會超過每年輸入量。於是,金銀的總量可能逐漸不知不覺地減少,金銀的價值逐漸不知不覺地上升,一直到每年輸入量不增不減之時為止。這時候,金銀每年消費量,將逐漸不知不覺地適應每年輸入量所能支援的數額。
懷疑銀價仍在繼續跌落的根據
歐洲財富日益增加,以及認為由於貴金屬量自隨財富增加而增加,貴金屬價值因此自隨貴金屬數量增加而減少這個俗見,可能使許多人相信,歐洲市場上金銀價值迄今還在
《國富論哪個譯本比較好》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