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6部分 (第1/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莫泊桑曾說,提筆為文,就想到了讀者。有些讀者說:請讓我笑吧。有些讀者說:請讓我哭吧。有些讀者說,請讓我感動吧……在中國,有些讀者會說,請讓我們受教育吧。我舉這個例子,當然是想用莫泊桑和讀者,來比喻影視編導與觀眾。敏感的讀者肯定能發現其中的可笑之處:作品培養了觀眾的口味,觀眾的口味再來影響作者,像這樣顛過來、倒過去,肯定是很沒勁。特別是,假如編導不妥當,就會使觀眾不妥當;觀眾又要求編導不妥當,這樣下去大家都越來越不妥當。作為前輩大師,莫泊桑當然知道這是個陷阱,所以他不往裡面跳。他說:只有少數出類拔萃的讀者才會要求,請憑著你的本心,寫出真正好的東西來。他就為這些讀者而寫。我也想做一個出類拔萃的觀眾,所以也這樣要求:請憑著你的本心去拍片——但是,別再扒人皮了,這樣下去有點不妥當。對於已經不妥當的編導,就不知說些什麼——也許,該說點題外之語。我在影視圈裡也有個把朋友,知道拍片子難:上面要審本子審片,這是一。找錢難,這是二。還有三和四,就沒必要一一列舉,其中肯定有一條:觀眾水平低。不過,我不知該怪誰。這只是一時一地的困境,而藝術是永恆的。此時此地,講這些就如瘋話一般。但我偏還覺得自己是一本正經的。

本篇最初發表於1995年第10期《演藝圈》雜誌。

《王小波全集》 第二卷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

王童叫我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幻片。其實,這問題該去問電影導演才對。我認得一兩位電影導演,找到一位當面請教時,他就露出一種蒙娜•麗莎的微笑來,笑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笑完了以後他朝我大喝一聲:沒的還多著哪!少跟我來這一套……吼得我莫名其妙,不知自己來了哪一套。搞電影的朋友近來脾氣都不好,我也不知為什麼。

既然問不出來,我就自己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我在美國時,週末到錄影店裡租片子,“科幻”一櫃裡片子相當多,名雖叫做科幻,實際和科學沒什麼大關係。比方說,《星際大戰》,那是一部現代童話片。細心的觀眾從裡面可以看出白雪公主和俠盜羅賓漢等一大批熟悉的身影。再比方說,《侏羅紀公園》,那根本就是部恐怖片。所謂科幻,無非是把時間放在未來的一種題材罷了。當然,要搞這種電影,一些科學知識總是不可少的,因為在人類的各種事業中,有一樣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那就是科學技術,要是沒有科學知識,編出來也不像。

有部美國片子《蒼蠅》,國內有些觀眾可能也看過,講一個科學家研究把人透過電纜傳送出去。不幸的是,在試著傳送自己時,裝置裡混進了一隻蒼蠅,送過去以後,他的基因和蒼蠅的基因就混了起來,於是他自己就一點點地變成了一隻血肉模糊的大蒼蠅——這電影看了以後很噁心,因為它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效果獎。我相信編這個故事的人肯定從維納先生的這句話裡得到了啟迪:從理論上說,人可以透過一條電線傳輸,但是這樣做的困難之大,超出了我們的能力。想要得到這種啟迪,就得知道維納是誰:他是控制論的奠基人,少年時代是個神童——這樣扯起來就沒個完了。總而言之,想搞這種電影,編導就不能上電影學院,應該上綜合性大學。倒也不必上理科的課,只要和理科的學生同宿舍,聽他們扯幾句就夠用了。據我所知,綜合性大學的學生也很希望在校園裡看到學電影的同學。尤其是理科的男學生,肯定希望在校園裡出現一些表演系的女生……這很有必要。中國的銀幕上也出現過科學家的形象,但都很不像樣子,這是因為搞電影的沒見過科學家。演電影的人總覺得人若得了博士頭銜,非瘋即傻。實際上遠不是這樣。我老婆就是個博士,她若像電影上演的那樣,我早和她離婚了。

除了要有點科學知識,搞科幻片還得有點想象力。對於創作人員來說,這可是個硬指標。這類電影把時間放到了未來,脫離了現實的束縛,這就給編導以很大自由發揮的空間——其實是很嚴重的考驗。真到了這片自由的空間裡,你又搞不出東西來,恐怕是有點難堪。拍點歷史片、民俗片,就算沒拍好,也顯不出寒磣。缺少科學知識,沒有想象力,這都是中國出不了科幻片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科幻片要搞好,就得搞些大場面,這就需要錢——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沒那麼多錢。好了,現在我已經有了很完備的答案。但要這麼回答王童,我就覺得缺了點什麼……

我問一位導演朋友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人家就火了。現在我設身處地地替他想想:假設我要搞部科幻片,沒有科學

《王小波全集 譯林出版社黑皮與白皮區別》 第3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