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十章 請撤驛站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元年二月十五日,皇極殿大朝會。隨著天氣轉暖,崇禎皇帝壓抑了一個冬天的心情也終於輕鬆了不少,皇宮大內,不管是一後二妃,還是太監宮女,都能明顯地感覺到皇帝有了變化,臉上的笑容增多了,也不會再時不時地陷入沉思,一個人一坐就是幾個時辰了。

隨著與一後二妃之間的日益契合,崇禎皇帝也日益感覺到了鍛鍊身體的必要性,經常帶著鞏永固、劉文炳以及拱衛司的高文采等人,沿著宮城的城牆一圈接一圈地快走或者慢跑。

皇帝說這是養生健體的好方法,雖然鞏永固等人內心並不認可,但是嘴上還是一個勁地表示皇上聖明。每次一跑,就是半個時辰,直到出透一身大汗,皇帝才肯回到乾清宮。

皇后周氏等人勸了幾次,見不管用,也就不再勸了。畢竟每次鍛鍊過後,皇帝的飯量都會大增,而氣色也的確是日漸好轉了,特別是在床上的表現大有起色,能夠堅持的時間,也是越來越久。

當然,這段時間,皇帝沒少在一後二妃的身上用力耕耘,可惜不管他多麼努力,周氏、田氏、袁氏的肚子,就是沒有一點兒動靜。三個女人也漸漸有點著急了。然而皇帝並不相信太醫院給的方子,只是督促一後二妃與他一起跑步鍛鍊。三個女人只是推脫不去,說要等天氣大好之後再跟著皇上一起健身。

坐在皇極殿的龍椅上,崇禎皇帝一邊想著這些事情,一邊等著群臣大禮參拜結束。曹化淳按慣例說完“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就見文臣班列後面閃出一個人來,那人上前跪倒行禮如儀,然後說道:“臣吏科給事中劉懋有本啟奏陛下。”

劉懋,這個人似乎在哪裡聽說過,崇禎皇帝一邊想著,一邊說道:“劉卿平身,且奏來。”

見皇帝說了話,劉懋起身說道:“陛下登基以來,常以國庫空虛憂慮,數度消減宮中用度。古語云,君憂臣辱。因此,臣私下常思充實國用之策。近日臣有一得之愚,想要獻給陛下。臣以為充實國用,無非開源節流。陛下捐獻皇莊十萬餘頃,在北直隸各地募民屯墾,此舉可謂之開源,而減省宮中用度,此謂之節流。如今天下可開源者無非屯墾,而陛下已行之。然而節流之舉,卻不能由陛下一人擔之。臣為吏科給事中,深知天下冗官冗員之害。而如今冗官冗員之害,可除之而不為害者,臣以為惟驛站而已矣。”

聽劉懋說到這裡,如今這個來自後世的崇禎皇帝,頓時就想起了這個人是誰。

根據歷史記載,就是這個人,在崇禎二年的時候,奏請崇禎皇帝裁撤了大明天下大部分的驛站,結果導致大明朝廷與各地之間的公文傳遞從此幾近中斷,使得北京朝廷逐漸失去了對地方州府的控制,很多地處偏遠的州府不得不自己拿出銀子來僱人呈送給朝廷的公文。

而且據說,就是因為驛站系統的裁撤,使得在米脂郊外銀川驛當驛卒的青年李鴻基下崗失業,最後無以為生,只好前去投奔自己的舅舅。驛卒李鴻基的舅舅,正是大名鼎鼎的高迎祥,而這個驛卒李鴻基,就是後來推翻明朝,逼得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的闖王李自成。

一念及此,崇禎皇帝已經知道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了,但是不管怎樣,他不會裁撤驛站,即便是沒有李鴻基變成李自成這檔子事兒,他也不會裁撤驛站。

裁撤驛站的危害,是戰略性的。因為驛站作為當時溝通天下、傳遞訊息的唯一一個相對健全的官方渠道,一旦裁撤,中央與地方就會失去相互聯絡的一條重要紐帶。

歷史上,驛站系統被裁撤之後,朝廷的政令不能正常傳達到地方,而地方的公文奏疏也不能如期或者安全報送朝廷。整個大明朝廷的運轉,都出現了上下溝通不暢的問題。

後來,崇禎皇帝認識到了裁撤驛站是個錯誤,逐步恢復了一些戰略要地的驛站系統,但是為時已晚,中央朝廷因為驛站系統的消失,而逐漸失去了對天下州府的掌控。

崇禎皇帝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的時候,劉懋還在侃侃而談,只聽他說道:“臣已粗略計算,若裁掉驛站,朝廷每年可節省開支銀六十餘萬兩。除此之外,另省糧草無算。是以,臣請陛下下旨裁撤天下驛站,今後南北官員往來、東西公文傳遞,皆自支費用。”劉懋說完這些,躬身行禮,然後等待皇帝明示。

但是崇禎皇帝還沒有說話,文臣之中就又站出來一個人。只聽他朗聲說道:“陛下,臣兵科給事中許國榮反對裁撤驛站。臣以為劉懋所言,實乃誤國之論。祖宗設定驛站,為的是溝通上下、連線南北、傳遞軍情、移送公文,本非為營利而設。一旦裁去,每年雖可省銀數十萬,

《日月當空名詞解釋》 第八十章 請撤驛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