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06 少時玩伴 (第1/2頁)

張正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家住在一片八十年代建成的大型居民區裡,三室一廳,每個房間都不太大,剛好滿足一家四口的起居生活。家中空間富裕的地方都被用來存放煙酒,因此室內就顯得較為促狹。

向東的父母文化程度一般,卻非常重視子女教育,也有著相對開明的態度和理念。當年二人從國營副食廠下崗之後便開始省吃儉用,一心想要攢錢供兒子上大學。

正因為如此,一家人自打搬進這套房子之後便沒再裝修過。電器傢俱也很陳舊,近些年唯一添置的大件就是在向東上高中時咬牙斥巨資為他買下的電腦。

後來向東高考落榜,讀了半年民辦大學後就退學自謀出路,雖然讓父母感到揪心,卻也稍稍緩解了家裡的經濟狀況。

兩口子先前還曾為家中經濟條件難以保障兒女同時上學而發愁,但現在兒子的學費省下了,近兩年又在菸酒生意上掙了些錢,於是才下定決心要送向楠出國。

為向東高中時為數極少的好友之一,胡易以前常在週末和假期來向家玩耍。當年的胡易是個混不吝的冷麵不良少年,每次來到家裡只是面無表情的喊一聲“叔叔阿姨”,便一頭鑽進向東屋裡跟他一起玩電腦遊戲。

那時向家的菸酒店剛剛開張,兩口子初涉此道,終日被各種瑣事折騰的心力憔悴,常常無暇顧及子女。向母若是得閒便跑回來給三個孩子做頓豐盛的午餐,實在顧不上時就只好留點錢讓他們自己解決。

而少年胡易渾然沒有意識到向家的拮据,只覺得叔叔阿姨對他都很親切熱情,比自己父母好相處的多,於是常常在向東家一呆就是一整天。

電腦玩累了,哥倆就帶著剛上初中的向楠一起出去四處瘋玩。在小區裡爬牆上房,騎著腳踏車轉遍大街小巷,跑到人跡罕至的山上探險,擼起褲腿在水庫邊打水仗,坐在尚未建成通車的高架路下面盡情談論自認為深刻的話題,三個人那段日子無話不說,關係一度十分親密。

後來升到高三,向東父母開始擔心兒子的學習,對他的管束漸漸嚴格了起來,從此胡易便沒再去過他們家。之後在學校裡還能偶爾跟向東泡在一起,與向楠便極少見面了。

一晃幾年過去,如今再次登門,兩位老人身姿稍顯富態,額頭眼角多了些皺紋,但見到胡易還是一如既往的親熱隨和,宛如對待自家孩子一般。

想起以往自己的不懂事和沒禮貌,胡易心中自覺虧欠二老許多,拉著他們的手不住噓寒問暖。五個人圍坐在客廳中說說笑笑,一派其樂融融,向東一根一根的遞煙,向楠一杯一杯的倒茶,待胡易有如離家多年的兄長。

“長大了,一看就長大了,比小時候成熟多了。”

向東的父親感嘆道:“在國外生活挺鍛鍊人吧?”

“是,出門在外,有些事兒必須學著自己面對。”

胡易笑著看了一眼向楠:“不過您放心,如果楠楠去了,我一定會盡力照顧好她的。”

“有你這句話我們就安心了。不過也不能老麻煩你,小孩子麼,就得趁年輕歷練歷練,吃點虧栽個跟頭也沒什麼。”

向父輕輕一擺手,頓了頓又補充道:“大事、重要的事,你該幫的幫一把。無關緊要的小事就讓她多摔打摔打,歌裡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麼。”

向楠衝父親做了個鬼臉,大家哈哈一笑,轉而便開始商量為向楠選擇學校。

向家的菸酒生意雖然與之前相比大有起色,但終究還是小本買賣。而且大量的資金壓在存貨週轉上,實際能拿出的錢並不太多,供向楠上莫斯科大學這種享譽世界的名校還是有些吃力的。

如此一來,可選擇的餘地其實就不大了。二老傾向於讓女兒跟著胡易去友誼大學,胡易也表示贊同,一來友大名氣和條件都還不錯,二來同在一所學校,照應起來比較方便。何況去其他學校需要另尋中介,去友大則相對簡單一些,自己就能想辦法幫她辦妥。

計議已定,胡易又詳詳細細的交代了一遍各種注意事項,叮囑他們開始辦理護照、採購物品、兌換美金。向楠瞪著圓溜溜的眼珠問道:“胡易哥哥,你什麼時候開始教我學俄語?”

“學俄語?”

胡易稍微一愣:“我自己說沒問題,但不是很會教別人。你彆著急,等我給你找個好老師。”

胡易為向楠找來的好老師是於菲菲。她比胡易晚回國幾天,現在剛剛見過一圈親友,每天有大把閒暇時間,接到邀請後欣然應允,第二天就去新華書店幫向楠選了一套初級俄語教材,一絲不苟的教起了學生。

《他鄉遠在莫斯科最新線上閱讀》 106 少時玩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