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頁)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景崧緩緩點頭,放出兩道軍令:“命胡友勝率粵勇四營據守獅球嶺待援,命道員林朝棟率部回援基隆!”丘逢甲應聲而去,屋子裡再度陷入死寂。
丘逢甲走後,從前線受傷回到臺北的刑部主事俞明震隨後來到,給唐景崧帶來了一個噩耗:日軍開始進攻基隆後,臺北城中的不少士紳便開始私下串聯商議暗中迎接日軍,還給唐景崧開出了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人的一份名單。
“大人,”見唐景崧沒有反應,俞明震又道,“眼下情勢危急,是戰是走,大人都需有個決斷——大人若想據城死戰,就必須立刻搜捕這些人等,梟首以儆效尤,同時急令林朝棟劉永福兩軍火速來援,方可與倭寇有一戰之力!”
“劉永福……”終於還是有人提到了這個名字,唐景崧苦笑,為什麼我走到哪裡都擺脫不了這個人的影子呢,為什麼人們在危急時刻想到的總是劉永福呢,難道我唐景崧真的不如他嗎?笑話,我唐景崧就是戰死在臺北,也不需黑旗軍的一兵一卒!
“大人,”俞明震壓低了聲音,繼續道,“林朝棟劉永福遠水難救近火,如果臺北真的守不住,大人還需早做打算……”
“日本人打來了,我唐景崧這輩子還剩下什麼?”唐景崧喃喃自問——抗法,洋務,到頭來北洋艦隊還不是全軍覆沒;救亡圖存,在日本人強大的攻勢面前,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勞;官職、名望,想要的都有了,可我唐景崧還是一無所有;理想、希望,一個人看不到前路在何方,他又能做些什麼……
唐景崧突然體會到了朝廷無奈割臺時的心情——當你對一切都無能為力的時候,除了放棄,還能怎樣?
☆ ☆ ☆ ☆ ☆ ☆ ☆ ☆
“基隆告急,臺北告急……”一封封戰報雪片似的飛到劉永福案頭,唯獨沒有唐景崧請劉永福率黑旗軍北上馳援的電報!劉永福一掌擊在案上,衝劉成良大聲道:“去,發一封電報給唐景崧,問他究竟是想黑旗軍北上,還是他南下繼續組織抵抗;他可以不把我劉永福當回事,但不能拿臺灣當兒戲!”
第17章 網開誘敵 新苗軍險中求勝(1)
徐驤丟擲了他那大膽的計劃:集中新竹義軍在大湖口全力阻擊日軍,卻讓出往新竹城去的鐵路線——如果日軍繼續強攻大湖口山區,他們的傷亡將會進一步增大;如果日軍在一時難以攻下大湖口山區的情況下發現義軍“故意”留出的缺口,很可能會沿鐵路線南下直撲新竹城,不管留守的兩營清軍能否堅守,南下的日軍主力勢必會源源不斷的往新竹城集中,此時義軍主力都在城外,完全有可能從四面將新竹城團團圍住,佈下一個大大的口袋,全殲這次南犯新竹的日軍!
光緒二十一年六月十七日,在一陣大炮的轟鳴聲中,臺北日本國臺灣總督府正式成立。一身筆挺戎裝的樺山資紀神情肅然的主持著“始政典禮”,這個率領日軍僅用兩週時間便佔領臺北府大部分地區的中年男子在宣誓就職的同時,也宣告了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的開始。
十一天前,獅球嶺失守,基隆淪陷,大批日軍從海上及澎湖等地源源不斷的在基隆登陸,各路清軍接連潰敗,蜂擁退入臺北,城中大亂,巡撫唐景崧等人自滬尾離臺。就在樺山資紀意氣風發的釋出告示將嚴厲處置島內反抗者的同時,臺北地區最後一支義軍也在丘逢甲的率領下退往臺中,丘逢甲遭日本殖民當局懸賞通緝。
黎明,靜悄悄的來到,臺中港前,一艘懸掛著美國國旗的輪船停靠在岸邊,幾朵浪花拍打在海邊的礁石上,和著粼粼的馬車聲,碾碎了初晨的寧靜。
漂亮的英式四輪馬車在岸邊穩穩停下,方有財第一個從車上跳下,道:“我們到了!”
吸一口帶著鹹味的海風,丘逢甲神情憔悴地走下馬車,臉上已多了一圈濃密的鬍鬚。
“離開,並不意味著結束;終點,也是新的起點——你還年輕,海的那邊,還有很多值得你去做的事。人走了,心在臺灣,就夠了。”三天了,這是方有財第二次送人離開;三天了,這也是他第二次說這番話。同樣的離別,不同的心境,唐景崧是帶著絕望離開,丘逢甲卻是帶著不甘與希望踏上生命的下半段旅程。
丘逢甲蹲下身子,雙手舀起一捧沙土,放到鼻子前,深深吸了口氣,他要記住這味道,大海的味道,故鄉的味道,臺灣的味道……終有一日,他還會再回來。
“走吧,你還年輕,洄游的魚兒終會回到出生的地方,再高的枝葉也忘不了根。”方有財走上幾步,在他肩頭輕輕拍了幾下,像慈父般替
《鐵帥劉永福的電視劇》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