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6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上,向敵佔區挺進;日軍在正面不斷佔領新的地區,而在後方卻不斷丟失已佔領的地區。八路軍、新四軍自挺進華北、華中敵佔區以來,在地方武裝和群眾的支援下,對日軍作戰1600餘次,殲敵5。4萬餘人,收復了大片國上,建立了晉察冀、晉綏、晉冀豫、晉西南、冀魯邊、冀魯豫、山東、蘇南、皖中、豫東等10餘塊抗日根據地,從而極大地鉗制了日軍的作戰,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加快了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就這樣,在前後兩條戰線的突擊下,終於粉碎了日軍狂妄的戰略企圖。

中國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所以能打破敵人“速戰速決”的戰略進攻,根本的原因在於: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全民族的團結抗戰,中國實行了最不利於敵人的持久戰的戰略方針,開展了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優勢的敵後游擊戰爭。

日本侵略者錯誤地判斷了形勢,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過低地估計了中國。

侵華戰爭出現如此不利的局面,是它完全沒有預料到的。從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底,日本侵略軍將正面戰線推進到包頭沿黃河至風陵渡及開封、合肥、安慶、信陽、武漢、九江至杭州之線,並佔領了廣州附近地區。表面上看,似乎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然而,日軍雖在中國領土上前進了1800餘公里,但並沒有擊潰或圍殲中國軍隊的主力;日軍雖到處製造慘絕人衰的大慘案、大屠殺,但中國人民的戰鬥意志更加堅強;日軍雖佔領了中國包括首都南京在內的北平、天津、杭州、廣州、武漢等一批大中城市和大片的國土,但並未能迫使中國政府屈服;日軍在正面戰線取得某些勝利,但後方佔領區則遭到根本性的失敗,敵佔區的廣大地域又被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武裝奪回。總之,由於日本侵略者錯誤的估計形勢,在脫離實際和一廂情願的戰略指導下,傾巢而出對中國15個月的全面戰略進攻,並未達到預定的任何目標,相反兵力、財力和資源的消耗已到困難的程度,戰略進攻不得不被迫停止。

1937年,日本法西斯首先製造“七·七”事變,開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戰火迅速擴大到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冀、察、綏、晉、魯、蘇、浙、豫、皖、贛、鄂、粵等10餘省區,戰區面積約160萬平方公里,中日雙方投入兵力400餘萬人。“七·七”事變實際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區域性戰爭向全面戰爭的轉折點,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全面爆發的起點。

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中國奮起抵抗日本的全面侵略戰爭,實質上這是世界基本矛盾在亞洲地區的全面激化,是世界各大國在亞洲劇烈爭奪的初期形式。中日全面戰爭把30年代初期歐亞兩洲的區域性危機,擴大成了牽動全域性的世界性危機,日本法西斯的刀鋒開始直接觸動英、法、美、蘇在亞大地區的戰略利益。儘管歐美各大國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困擾或從本身利益出發,企圖讓中國打頭陣,拖住日本的手腳,自己避免正面與日本對撞,不願過早陷入戰爭。但是,現實存在的尖銳矛盾卻將有切身利害關係的各大國以不同方式捲了進來。蘇聯從反對法西斯侵略和保衛其遠東安全出發,在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後的一個月,即與中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迅速以貸款形式向中國提供軍事物資援助。英法美等國雖對日本侵略採取妥協政策,但也不得不表示一定的抗爭。國際聯盟多次召開會議,雖未作出制裁日本侵略的具體措施,但譴責日本違反“九國公約”和非戰公約,鼓勵援助中國。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各國人民及正義人士,都把中國全民抗戰看成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第一線,紛紛給以道義的、物質的和人員的支援,一時間在中國彙集了國際反法西斯的一支可觀的力量。

不畏強暴的中國人民,沒有辜負世界人民的期望,以空前的民族團結和戰鬥,粉碎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日本的侵略計劃,初步穩定了東方的戰局,為各民主國家爭得了加強國防迎擊侵略準備的寶貴時間,併為自己堅持長期抗戰,積蓄反攻力量,進一步轉變戰略態勢,奠定了有利基礎。

第四編 轉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章 中國抗戰相持階段的到來

第一節 相持階段到來前後的國際環境

中國抗戰相持階段到來前後,正是國際局勢急劇惡化的時期。在歐洲,德意法西斯瘋狂擴張,英法美等國卻一味地妥協讓步,終於導致歐洲戰爭的爆發。在遠東,英法美為了應付歐洲危機,奉行一條對日本的綏靖政策。蘇聯有與西方各國攜手

《中國抗日戰爭史料叢刊pdf》 第1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