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2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承宗派出將領至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淩河、小淩河各處築繕城守,如此,自寧遠城向前又推進二百多里,其間至山海關共四百里,加固了以寧遠為中心的寧錦大防線。

孫大學士賣命賣力如此,由於京城內大太監魏忠賢等人的迫害,他們以柳河之戰明軍損失幾百人為口實(柳河之役是明將馬世龍的冒失進攻,其實只是小規模戰敗,無礙大局),竭力攻擊孫承宗,最後逼使他不得不請辭回家。

孫承宗走後,閹黨成員高第接手山海關防禦。

這位高第甫上任,出於膽怯,他就下令撤除寧錦防線,命外出明軍回縮到山海關佈防。為此,身在寧遠的袁崇煥毅然抗命不從,表示寧可死於城中,決不回撤。

袁崇煥堅決,別的明將不得不聽命,紛紛從錦州、右屯等地狼狽回撤,丟失糧儲無數。數十萬遼民,也哭天喊地地被逼回關內。

袁崇煥,字元素,廣東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其為人慷慨有膽略,好談兵,常以邊才自許。天啟二年,他由邵武知縣任上入京述職,為御史侯恂推薦,破格拔用,升為兵部職方主事。

廣寧潰師,無數明軍明將敗撤於關內,惟獨袁崇煥一人單騎出關,隨行隨觀,精心記憶山川形式,並詳細記錄防禦要點。回京後,他上疏奏言:“給我兵馬錢穀,我一人足守山海關外!”明廷當時為之一振,立擢其為僉事,監關外軍,發帑金二十萬給袁崇煥,讓他招兵買馬。

行前,他去看望了被軟禁在京城的熊廷弼。兩人晤談整整一天,相見恨晚。特別是老熊得知這位袁爺自己持同樣的“先守後戰”的戰略方針,大喜之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向袁崇煥傳授了自己寶貴的戰爭經驗,並畫詳細地圖與對方。

到山海關後,袁崇煥撫定哈剌慎諸部,深夜進駐中左所(距山海關約四十里)。在孫承宗支援下,他在天啟四年(1624年)重築寧遠城,使這個原本的堡壘小城,儼然成為關外重鎮,防守設施極其完備。

果不其然,天啟六年(1626年)開春,努爾哈赤親率六萬後金精兵,矛戈一新,直向寧遠城殺來。

此城位於遼西走廊中段,西距山海關一百公里左右,東距瀋陽三百公里,北依高山,南瀕大海,實為通往山海雄關的咽喉所在。

此次出兵,後金號稱二十萬。努爾哈赤抵達寧遠後,先招降袁崇煥。

袁崇煥笑謂使者:“二十萬大軍,沒那麼多吧,聽說只有十三萬,我大明將士,又有何懼!”然後,他率大將滿桂、祖大壽等人集體招集將士,誓以死守。

為激喚忠義之氣,袁崇煥熱血為書,親執牛酒,遍拜將士。明軍上下思憤,踴躍效死。

於是,在袁崇煥精密佈置下,明軍盡撤城周百姓入城,堅壁清野,並在城上安置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西洋“紅夷大炮”十餘門。值得一提的是,寧遠城內,明軍只有兵力不到二萬人。

見勸降不成,努爾哈赤下令後金軍進攻。一時之間,後金大辮子兵蔽野而來。他們群湧向前,先推楯車,依次弓箭手、車兵、重鎧鐵騎,堅實而又殺氣騰騰往城牆方向移動。

袁崇煥鎮靜淡定,手揮令旗,明軍發炮。震耳欲聾之間,炮彈在後金隊伍中開花,堅厚高大的楯車以及周遭忙著推車後金士兵,頓時間被炸成木肉混合的屑末,紅霧狂飛。

即使如此,後金兵仍奮不顧死,螞蟻一樣湧至城下,玩命挖鑿城牆。幸虧天寒地凍,寧遠城多處城牆磚石雖然挖出了洞,但凍土堅實,沒有垮塌下來。

由於攻至城下的後金士兵不在大炮射程內,明軍想出新招,把火藥塞入棉被中,投入牆下正挖牆角的後金士兵群中。然後,守城明軍用弓箭射火,登時棉被四處開花,大火燒死不少後金兵,他們攻城的楯車、雲梯也被紛紛點燃。

這樣,激戰二天有多,由於寧遠城上紅夷大炮太厲害,努爾哈赤只得望城興嘆。惟一讓他略感安慰的是,後金一部攻殺覺華島守衛糧倉的明軍數千人,總算掙回一點面子。惱急之餘,後金軍把島上數千居民均屠殺殆盡。

二十七日,努爾哈赤騎著高頭大馬,撤圍前想親自再看一眼寧遠城。結果,大炮又響,一枚鐵丸透入堅甲,直插入他的背中。雖然當時不要命,也使得這個老女真賊酋立馬吐血。受傷加上兵員重挫,他只能下令解圍回軍。

後金軍撤退途中,袁崇煥命令祖大壽、滿桂等人率領明軍追擊,突出奇兵,把代善一軍殺得大敗虧輸,金雞嶺下,留下兩三千大辮子的屍體。後金軍狼狽而去。

由於

《大明朝歷史介紹》 第5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