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頁)
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年我遊歷吐蕃之時,就遇到了幾個比較大的吐蕃部落。有據邏些城之王,有據阿里佈讓之王,有據亞澤之王,有據宗哥之王,不一而足。
我要說的正是這宗哥之王,贊普名曰唃廝囉。但這唃廝囉卻是被宗哥蕃僧李立遵和邈川大酋溫逋奇二人擁立的。李立遵更是將兩個女兒嫁給唃廝囉,而後自稱論逋,此乃我大宋朝宰相之職,一人獨攬大權,這李立遵上演的其實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
這招果然奏效,崇尚高貴血統的吐蕃各部紛紛歸附,宗哥勢力急劇膨脹,這幾年已經擁有幾十萬民眾和幾萬兵馬。可惜這李立遵卻越來越狂妄自大,為人暴虐殘忍。在兩年前更是上書我大宋要求冊封其為新贊普,取代唃廝囉。
幸而我朝皇帝斷然回絕,僅命其任保順軍節度使。沒想到這李立遵大為不滿之下,不斷煽動邊境的吐蕃部落反我大宋,邊境之上這兩年是狼煙四起。”
司徒掌門一口氣說完吐蕃,接著說道:“你們再看地圖上的回鶻諸部,這回鶻汗國名字取自‘迅捷如鶻然’。這回鶻汗國自立國以來,和大唐關係密切,曾助大唐平定安祿山、史思明之亂,更是多年助大唐抵禦吐蕃王國對西域的進攻。
彼時的漠北、天山以北是強大的回鶻汗國,回鶻的西北是黠戛斯,黠戛斯西南是葛邏祿,葛邏祿南是吐蕃,葛邏祿西南是入居中亞的大食。
只可惜萬物興衰終有時,回鶻汗國最後被黠戛斯打敗,汗國差不多和吐蕃王國在同一時間分崩離析。回鶻各族西奔,族種散處,甘州(張掖)有可汗王、西州(高昌)有克韓王、新復州有黑韓王。這三支就是我曾遊歷過的西域三部,甘州回鶻、西州回鶻和黑汗三國。
這三國之中,西州回鶻以西州為都,北庭為夏都,和大契丹國關係密切。大契丹國甚至在北庭築可敦城,屯以重兵。
西州回鶻境內有回鶻人、漢人、南突厥、北突厥、大眾熨、小眾熨、樣磨、割祿、黠戛斯、末蠻、格哆、預龍,各色人等,雜居一處。而這西州回鶻人多信奉佛教和摩尼教,這也導致他們和西邊的黑汗國多有紛爭。
原來那黑汗國立國之初民眾多是薩滿教徒與拜火教徒,也有一些摩尼教徒與佛教徒,可在五十餘年前,這黑汗國卻立了***教為國教。這黑汗國立國之後,除了一直向西用兵之外,向東也以聖戰之名進攻佛教於闐王國。
兩國數十載浴血慘烈廝殺,大小數十戰之下,十餘年前于闐王國終於還是被黑汗國所滅。此後,這黑汗國又開始不斷侵擾西州回鶻。
三國之中,以甘州回鶻勢力最小,他們的大部分地盤搶奪自歸義軍。說到這歸義軍卻是大有來頭,西域之地原在大唐控制之下,可安祿山、史思明之亂卻讓唐王調四方勤王兵入關平叛。
大唐邊兵盡數入關之後,西域空虛。吐蕃乘機入寇西域,前後四十餘載,終於完全佔據了西域之地。可惜好景不長,吐蕃內亂,一代名將張議潮遂在西域舉起大旗,反抗吐蕃,被大唐封為歸義軍。
最鼎盛之時,歸義軍一度統治了瓜﹑沙﹑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這河西十一州。後由于歸義軍內亂,甘州被回鶻所佔,歸義軍逐漸衰敗,時至今日,僅存瓜州(安西)和沙州(敦煌)兩地,仍常被甘州回鶻和党項襲擾。”
說完回鶻諸部,司徒掌門卻緊鎖起了眉頭:“回鶻三部終究離我們甚遠,不若吐蕃宗哥對我大宋的威脅,可是真正讓我擔憂的還是這党項諸部啊。”
說到這裡,司徒玄印用手指了指地圖上的党項諸部:“他們本是魏拓跋氏後,因唐末勤王有功,被大唐賜姓為李,並封夏、銀、綏、宥、靜五州之地。我大宋初建之時,夏州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即歸附大宋,並助兵對北漢作戰。
太平興國七年,党項內亂,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大宋,獻五州之地。可惜其族弟李繼遷卻遁入草原,抗宋自立。在連番和我大宋作戰之後,竟被其重奪五洲之地。
隨後,李繼遷東征西討,又先後佔領了大宋的靈州(吳忠)和興慶(銀川)諸地,並改靈州為西平府。再向西進攻涼州(武威),卻敗於吐蕃六穀部酋長潘羅支之手,左眼中箭而亡。
景德元年其子李德明即位夏國公,此人更是野心勃勃,即位後第三年即用反間計殺潘羅支,重新奪取涼州,設西涼府。又出兵攻打甘州,卻被甘州回鶻所敗。
這李德明下令徹底截斷了大宋與西域的商道,不僅禁止西域向大宋入貢,還禁止西域諸部向大宋賣馬。大宋養虎為患,這党項遲早都是心腹大患啊。”
《龍甲神衛完整版》 第6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