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信仰 (第1/2頁)
麥浪中的守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君洛選擇在平安夜攻克利馬城,就是要打擊這裡人們的信仰觀念。 這裡今後將會成為大明的領土。 那麼勢必會和西班牙的天主教產生嚴重的教旨衝突。 而這裡的人口數量多達數百萬人。 其中雖然大部分是原住民,但經過上百年的宗教滲透,有很多原住民已經對天主教信奉了幾代人。 這些人幾乎都會對大明今後的統治產生威脅。 歷代歐洲統治者都將宗教作為開戰的藉口。 他們把原本善良美好的基督教義進行了毫無底線的修改。 動不動就以上帝的名義去征服其它國家。 甚至發動大屠殺也是以上帝的名義去殘殺無辜。 要是真的有上帝存在,不得被他們氣死,或者降下天譴,讓這些人消失在這個世界。 但可惜的是,這些人假借上帝的名義做盡了壞事,卻變得風生水起。 於是,這些人就變本加厲地去發動一次次戰爭,製造一場場屠殺。 他們將人分為各色人種,對非白種人定義為奴隸人種,想方設法地去消滅。 朱君洛早在回到龍城之前,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 當時制定了多種方案。 包括懷柔政策,不干涉這裡人們的信仰,只要不觸犯大明律法,都可以成為合法公民。 但是這種政策看起來十分危險,樹欲靜而風不止,並不是你想相干無事,對方就會和你一樣相干無事。 從最早的歐洲殖民者突然闖入谷中,二話不說就殘殺無辜開始。 到接連不斷遇到的殖民者進犯,除了收復臺灣,其它哪次戰爭不是他們主動挑起進攻的? 更不必說印加帝國的消亡史,更是驚掉人的大牙。 西班牙人只用了兩百多西班牙士兵就將輝煌一時的印加帝國送入了墳墓。 所以,面對這些歐洲殖民者,採取懷柔的政策反而會給其可乘之機。 第二種方案是鐵腕政策,強制所有人禁止信奉天主教,必須改變信仰,改為信奉華夏道教。 但這種政策容易激起更大的對抗,而且並不能讓他們真心信奉道教,反而會埋下更多仇恨的種子。 第三種方案是李代桃僵,一方面在原住民中傳播道教文化,儒家文化。 另一方面在基督原教義的基礎上,重新申明耶穌基督的最初理想,以新教的名義進行傳播。 並且將人文主義的思想進行重點宣傳,讓人們對基督耶穌的最初神學逐步深入瞭解。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聖經的翻譯。 此時,歐洲已經有了一些其它的新約譯本,但朱君洛打算將聖經翻譯成更多的文字。 不光要翻譯,還要將這些新譯本印刷成精美的書籍,放多少年都不會壞那種。 大量印刷出來後,再透過各種渠道向歐洲各國輸送。 朱君洛不禁想到,你們不是喜歡文化輸出嗎? 先來嚐嚐反輸出的滋味。 讓這些打著羊頭賣狗肉的無恥之徒,嚐嚐被他們的信眾唾棄的滋味。 目前看來,也只有第三種方案,李代桃僵最適合目前的狀況了。 很快,隨行的牧師就會帶著新的西班牙文譯本的聖經,開始在戰俘營中講經佈道了。 而原先在利馬城內的西班牙牧師則被拉走進行再教育了。 另一邊的原住民中,則是一邊派新的牧師去澄清以前西班牙人對聖經的歪曲,告訴他們上當受騙了。 另一方面,派了大量的道教和儒教的弟子去開壇講學。 這些神職人員中大部分都是從龍城的儒家和道家弟子中選出。 而牧師則大多是來自最早的龍城英裔居民。 最早來到美洲的殖民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本來就是信奉新教。 但他們所謂的新教在朱君洛看來簡直是亂七八糟。 說到底他們很多人都是生活在歐洲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只是無法融入主流的社會體系,所以對什麼都是一付抗議的態度。 而在戰俘營中,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卻十分對他們的胃口。 再加上經過朱君洛和禇夏等精心翻譯的新聖經,這些人馬上就變得積極向上,熱情澎湃。 恨不得馬上就為朱君洛去把羅馬給平了。 用他們的話來說,看到朱君洛就像看到了神的光輝。 硬要說朱君洛也是上帝之子,還有的人說是大天使米迦勒。 甚至分成了兩派人,一是神子派,一是天使派。 兩派人經常為了朱君洛倒底是上帝之子還是大天使展開激烈的論戰。 天天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甚至還大打出手,差點鬧出人命。 要不是禇華帶著執法隊拎著大棒跟他們好好商量。 這些人自己就得把自己弄死。 朱君洛一開始對這些人的胡扯有些啼笑皆非,想要制止他們這種無厘頭的鬧劇。 但是卻被褚夏等人制止了。 這些人需要一個信仰的目標,現在朱君洛就是他們的信仰。 既然如此,不如順水推舟,就當是可憐可憐這些貧苦的大眾,成全他們的夢想吧。 話再說回來,要是這些人的積極性被打擊沒了,誰去安撫那麼多起早貪黑在礦場幹活的紅鼻子礦工們。 到時候起了亂子,說到底源頭還在朱君洛這裡。 讓你當個神之子還是大天使也沒讓你受多大委屈,有啥可
《龍騰美郡產權》 第146章 信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