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國本 (第1/2頁)
麥浪中的守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我們的先祖來到這個山谷中後,雖然不再以皇帝自居,但代代相傳,均是傳於嫡長,其它子嗣則是自謀生路。” 在朱君洛驚訝的目光中,賈太后緩緩說著: “其實這一方面是因為靖難之役是這裡所有人心中的噩夢。” “另一方面也是為後世的子孫留下一個新的模式。” “而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需要考慮的更多。” “谷中朱姓子孫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是否都要分封爵位?” “而在我們五服之內的朱姓近親,更是近百人,是否都要給予封地?” “而這樣一來,和舊時大明還有什麼不同?” “到頭來,原本淳樸善良的朱姓子弟反而會因此變得驕奢淫逸,這反倒是害了他們。” “我聽說在華夏故土的那些朱姓王爺幾乎全部被反賊殘殺,甚至被剝皮熬油,點了天燈。” “怕是當初太祖皇帝也萬萬沒想到,他對子孫後代的寵愛之心,反而成了大明的附骨之咒。” 朱君洛聽著賈太后的話,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他萬萬沒想到,他的母親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原本他以為,賈太后會為弟弟們要封地。 但絕然想不到賈太后居然如此深明大義。 朱君洛此時按捺不住心中的感動,跪倒在地說道: “母親大人深明大義,兒臣感激不盡,這其實也是兒臣心中一直解不開的疙瘩。” “母親大人一番話,讓兒臣心中豁然開朗,兒臣明白怎麼做了。” 賈太后讓朱君洛起身坐下後,又說道: “淮兒和沂兒雖然都是我所生,但我卻不能為了眼前的私利,而忘記了歷史的慘痛教訓,讓子孫後代受到牽連。” “他們除了可以享受百姓對親王的尊崇,其它一概同普通公民一樣,要靠他們自己的能力去自謀生路。” “而百姓對他們的尊崇,也只是因祖先的血脈和父兄的功績才得來的,並非他們自己的功勞。” “將來他們的子孫要想享有這份榮耀,還得看他們能為國家做出多少貢獻,建立多大的功勳。” “而你作為他們的兄長,除了給予他們教導,其它不能有任何偏頗。” “否則你不僅不是幫他們,反而是害了他們。” 朱君洛聽著賈太后的話,俯首稱是。 賈太后點點頭又道: “好了,這第一件事說完了,還有第二件事。” 朱君洛說道: “母親大人請講。” 賈太后問道: “你可有心儀的女子?” 朱君洛一聽,這是什麼意思? 但母親大人問了,他想都沒想就說道: “沒有。” 賈太后又說道: “洛兒,你現在已經是一國之君,那你可知何為一國之本?” 朱君洛一聽這個問題,頓時腦子有些懵,一國之本? 是經濟民生?軍事實力?科技水平? 又想著好像不對。 正在糾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時,就聽賈太后說道: “國之儲君才是一國之本,你現在尚未成婚,皇位繼承人只能是你的弟弟,但這只是權宜之計。” “而要讓滿朝文武和天下萬民安心,你必須要立你的嫡子為儲君,才能讓所有人都不會有任何非分之想。” “這不光是為你自己著想,也是為天下萬民著想,更是為大明長治久安著想。” 朱君洛聽著賈太后的話,想到了歷史上多次因皇位傳承而導致的手足相殘。 其實並非兄弟之間有多大的仇恨。 而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傳承製度,讓一些投機之人看到了機會,從而蠱惑兄弟反目,最終釀成悲劇。 甚至不光是朝堂之上的儲位之爭,就是在民間這種事情也十分常見。 自古以來,立嫡、立長、立賢,如何選擇,就是一個謎之難題。 立嫡,遠的不說,靖難之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立長,扶蘇之死,玄武門之變,都是慘痛的教訓。 立賢,隋煬帝楊廣,就是立賢的典範。 現在這個問題擺到了朱君洛的面前。 朱君洛不禁一陣頭痛,當初登基的時候可沒有說過會有這麼多的問題啊。 想到這裡,朱君洛頓時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但是賈太后的話還是要聽,皇儲制度影響深遠,必須要慎重對待。 朱君洛向賈太后說道: “母親大人的教誨,兒子銘記在心,皇儲一事,干係重大,還需要和內閣眾人詳細商議。” 賈太后點頭說道: “好,國家大事你們去商議,但是你的婚配之事,就得我來操心了。” 朱君洛一聽,頭頓時變大了。 他根本沒有想過婚配的問題,一是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二是根本沒時間考慮這個問題。 但現在賈太后以國本為由將這個問題拋了出來。 就由不得朱君洛不去考慮了。 但他還是覺得婚姻大事不能馬虎,還是需要從長計議。 朱君洛說道: “母親大人的用心良苦,兒臣心裡清楚,但是婚姻大事,還是需要從長計議。” 賈太后說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你現在也已經二十二歲了,婚配之事不容再拖延了。” “庫塔族酋長的女兒米娜雖然早已住在府中,但年齡還不到十五歲,還不到婚配年齡。” “倒是谷中有不少人
《龍騰美郡產權》 第161章 國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