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2章 屠殺 (第1/2頁)

麥浪中的守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清瘦的中年男子在侍衛的帶領下來到了總督府。 見到朱君洛,單膝跪地道: “廣州守將杜永和拜見將軍,謝將軍救下廣州闔城百姓!” 朱君洛看著這個中年男子,說道: “廣州城被圍,你們堅守城防十數日,為何突然城門被奪?” 這名叫杜永和的中年男子漲紅了臉,怒聲道: “廣州城破的確是因為有人投靠清軍,開啟了城門。” “此人就是範承恩,我只恨當初沒有誅殺此獠,卻釀下如此大禍!” “廣州城被清軍圍城九個多月,全城老少齊纓在手,城下清軍遺屍累累,不曾被攻破,卻被範承恩這個狗賊勾結清軍,裡應外合被清軍攻入城內。” “我杜永和不殺此獠,誓不為人!” 朱君洛此時才明白,原來是西門守將範承恩與清軍勾結,裡應外合將清軍放入廣州城,才導致今日之敗。 怪不得被西門守軍拒之門外。 要說大明滅亡的罪魁禍首,還是要數這些漢奸啊。 杜永和此時又問道: “將軍,請問你們是哪支義軍?” 朱君洛身旁的何正陽起身正色說道: “我主為大明太祖洪武皇帝第十世嫡孫朱君洛,自建文皇帝出海以來二百餘年,如今已經傳至第九代。” “聽聞故土淪喪,滿清入關,率艦隊欲救百姓於水火。” “正遇到廣州城被圍,率軍救援卻被擋在城外不得入城。” “城破後只能盡力撤離百姓,免遭滿清屠戮。” 杜永和聽著何正陽的話,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 急聲道: “當年建文皇帝居然沒。。。額,居然出海了,現在已經傳至第九代?” 何正陽說道: “正是,杜大人,我們遠隔重洋,不遠數萬裡之遙回來,正是要復我大明江山。” 杜永和還是一臉不相信,這個時候大明國祚衰微,大量宗室被殺,流落在外的很多已經不可查考。 雖然不相信,但他也實在想不起來誰能有如此龐大的艦隊,如此強悍的軍隊。 只能將信將疑地拱手道: “兩廣總督杜永和見過殿下!” 何正陽見杜永和並不十分確信,還待再說話。 朱君洛擺手制止了何正陽。 說道: “現在當務之急是儘快安置好這些百姓。” “杜大人,請你協助我們一起安置這些百姓,同時建造更多的房屋。” 杜永和拱手回道: “謝殿下愛民之心,杜某正有此願。” 說罷,在侍衛的帶領下走出總督府。 杜永和走後,朱君洛又向劉正浩說道: “劉正浩,你率領一部艦隊在珠江沿岸巡視,此時廣東城外其它地方還有很多百姓正在逃離清軍殘殺,務必將這些百姓從清軍屠刀下救出來。” 隨後,朱君洛又派人從這些逃離出來的百姓中挑選出一萬多名工匠。 充實到港口的造船廠,加緊建造艦船。 現在雖然有一百多艘戰艦,但這次廣州之戰,讓朱君洛感受到了海上運輸能力的不足。 看著那些百姓,朱君洛恨不得能馬上擁有幾百艘大船。 那樣就能一次將這些百姓全部救出來。 現在只能讓劉正浩率艦隊多次巡航珠江沿岸,能救回多少救回多少吧。 可以想象得到,肯定有不少無辜百姓已經命喪清軍屠刀之下了。 現在朱君洛手中只有一萬多人的陸軍步兵,和圍攻廣州城外的十數萬清軍硬扛是不理智的。 只能先將這些百姓撤出,儘快發展軍力,壯大自身實力才是正道。 臺灣雖然條件很好,但基礎建設還需要很長時間。 想要儘快發展實力,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回龍城。 利用龍城大量的產能和基本完備的工業生產體系,快速生產出大量裝備。 現在大員城內的漢人百姓已經有八十多萬人口了。 除了原本在臺灣島的十數萬百姓,和從爪哇換回來的三十多萬人。 還有剛剛從廣州城解救出的三十多萬百姓。 而且,劉正浩這次率艦隊去珠江沿岸,還會帶回來更多的百姓。 突然增加的大量人口,對大員城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朱君洛意識到,需要將一部分人口分流到其它地方。 除了淡水城,龍城和林州,還有新月城,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想到這裡,馬上將輿情司的官員叫來。 朱君洛將一些寫好的紙張交給輿情司的官員後,又向他們傳授了一些談話的技巧。 這些輿情司官員領命後,各自去做自己的工作去了。 直到第二天凌晨,劉正浩帶著艦隊回到了大員城港口內。 這次劉正浩帶了近一百艘戰艦出航。 運送回了二十多萬百姓。 並向朱君洛描述了廣州城內的慘狀。 曉是朱君洛已經對廣州城被破後的屠殺有了心理準備。 還是被劉正浩的描述震驚了。 整個廣州城內還有數萬百姓被堵在城內無法逃離。 而清軍這次的統帥是被清廷封為平南王的尚可喜。 廣州城破後,尚可喜憤於圍城九個多月才攻下廣州,將這股怨氣撒在了百姓身上。 命人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無論男女老幼,一概不放過。 整個廣州城內如人間地獄一般,到處是屍體。 最慘的要數十八鋪

《龍騰美郡產權》 第112章 屠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