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地主的選擇 (第1/2頁)
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傍晚時分,徐州城最大的酒樓,雲龍大酒樓上人生鼎沸,基本上徐州及周邊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到了。許多人為了能坐的靠裡一些,中午就趕來佔位置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這次六大家族覆滅,許多人都知道——這徐州的天怕是要變了。一些中小家族像嗅到肉味的獵犬一般。已經準備好加入分割六大家族的盛宴當中。
日頭已經落下,董書恆才來到酒樓,不是他要擺譜,實在是有太多事情要處理。白經理和範經理以及蔡樹森都跟在他的後面。桂知府跟董書恆一起來的,他並排走在董書恆的身邊。
警衛早已在酒樓開門之前就佈置到位,每一個進入酒樓的家族代表都經過身份稽核以及抄身等安防程式。
隨著門口一聲唱和,眾人頓時安靜下來,只見一個英俊的年輕人走在知府的身旁。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新任江北提督,淮海軍統領,江北最大的兩家商行淮海集團和長江集團的話事人董書恆了。
眾人紛紛行禮,董書恆也一一還禮,態度謙恭有禮,一點沒有上位者的傲慢。
桂知府擔任了酒席的主持角色。他舉起酒杯說道:“董大人帶兵守衛我徐州,這次更是大破匪軍,讓我徐州免遭荼毒,他是我徐州的大恩人。大家一起舉杯感謝董大人。”
眾人舉杯都是一飲而盡,董書恆喝的是花雕,自信還是能喝幾杯,也跟著一飲而盡。
“大家都知道我們董提督,不光帶兵打仗了得,更是一位財神爺。他在揚州一手創辦兩大工業園區,引進洋人的生產技術,可謂日進斗金。現在洋貨橫行,就是因為他們掌握技術,成本更低,而董大人的工廠已經可以和洋人競爭。想我徐州四省通衢,本應商業發達,奈何匪亂不斷,商路不通,以至於我徐州近年逐漸沒落。本府愧對徐州父老啊,還好現在我們等來了董大人,我相信有董大人的幫助,我徐州復興有望。”我們的桂知府還沒有能力說出這麼一番話,這都是董書恆下面的人給他打好的稿子。但是桂大人記憶力不錯,全都能背下來,表演天賦也極好,說的是聲情並茂。
“眾位,剛才桂大人的話,本官愧不敢當。不過大家都知道本官是鹽商出身,知道大家心中所苦。自西夷用堅船巨炮開啟我大清國門,利用條約向我大清大量傾銷商品甚至鴉片,每年賺走大量白銀。白銀就那麼多,每年流出的多了,那麼咱們大清市面上的銀子就少了,大家的生意自然會越來越難做。”
眾人都是茅塞頓開,怪不得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怪不得百姓越來越窮苦,原來是銀子都流入洋人的口袋。
“生意難做,百姓窮苦,此動亂之始也,如此迴圈往復,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在這個漩渦中獨存,試問亂匪四起,又有幾家能夠明哲保身呢?”董書恆繼續說道。
底下的人皆是點頭。是啊,亂世人命如草芥,這幾年四處民亂,不就是亂世的徵兆嗎?
“所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本官僥倖學了幾年洋學,粗通洋務,自掏腰包,組建團練,一面平定判亂,以求自保,一面興辦企業,振興國貨,驅逐洋貨。”
“咱們徐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我跟桂知府商量了一下:第一,清除徐州一切關卡厘稅,以後徐州以及整個江北都將合為一體,各位行商只要交一次稅,這個稅率不會超過3個點。也就是說大家出貨以後只要向官府一次繳總價的3作為利稅,就可以在江北通行無阻。”
“第二,淮海集團投資兩百萬兩在海州建了一座海港,以後我們徐州的商貨可以就近從海州出海。最遲在明年年中,淮海航運就會開通上海、琉球、朝鮮、日本、南洋的航線,為大家開展海貿創造條件。”
“第三,凡是投資實業需要購買機器裝置,徐州府會給予裝置購買款項10的補貼,臺北的機械廠也會給予九折的優惠。另外可以在長江銀行享受年利率5個點的低息貸款。徐州地理位置非常好,這裡生產的東西,可以就近銷售到安徽、河南,甚至可以賣到山西、蒙古。”
“第四,未來一年,江北將會投資300萬銀元疏通運河,整修官道,這些工程將會透過招投標的方式,承包給各家去做,我們在坐的都有機會,如果在坐有條件的,可以自行組織工程隊過來承包。”
“第五,淮海軍的江北行政總署會出資100萬兩銀元,在徐州地區每個鄉鎮成立一所小學堂,每個縣城立一所中學堂。在徐州成立一家大型綜合性書院。”
“第六,淮海集團將組建淮海安保公司,為各家商隊的貿易提供安保服務。這些商隊護
《回到清朝做鹽商哪裡可以看》 第四十一章 地主的選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