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章 知識3 (第1/6頁)

懶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細胞是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有: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

4、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分成兩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氣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

6、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

7、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形成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8、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9、顯微鏡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

10、目鏡看到的是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x30=300

11、在視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標本朝右上方移動,

在視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動。

12、載玻片上寫著‘上下’,視野裡看到的是‘ ’。方法:把寫著‘上下’的紙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準備(擦乾淨、滴清水);製作(撕下內表皮、展平;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細胞結構更清楚,但影響活細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細胞死亡;觀察活的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不應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準備(擦乾淨、滴生理鹽水);製作(刮幾下、塗抹;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與植物細胞相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17、細胞由無機物(如水、無機鹽、氧等)和有機物(如糖類、核酸、蛋白質)組成。

18、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葉綠體(植物有)和線粒體(動、植物有)是能量轉換器。

19、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蛋白質和dNA組成染色體;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人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植物體無系統。

21、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離開活細胞通常變成結晶體。

22、綠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瘋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種結構改變了的蛋白質-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蘚可當作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種子是由種皮和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構成,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子葉(兩片),能發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們平常吃的豆瓣醬主要是大豆的子葉。玉米種子是由種皮、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和胚乳構成,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胚乳,子葉一片。我們平常吃的麵粉成分主要來自小麥的胚乳。

26、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

27、 種子萌發過程中,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28、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因為該區長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體內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是導管;運輸有機物的通道是篩管。

31、 莊稼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水、無機鹽、有機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鉀的無機鹽。缺氮時葉片發黃,植株矮小瘦弱,嚴重時葉脈淡棕色;缺磷時植株特別矮小,葉暗綠色並出現紫色;缺鉀時莖杆軟弱,葉邊緣呈褐色。

32、雌蕊發育成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中,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重要過程。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

33、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植物氣體交換的“視窗”,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

《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的成語》 第8章 知識3(第1/6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