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舟進行擺渡。到了明洪武二十年(1395年),人們在江的兩岸鑄了兩根鐵柱,用來牽引舟渡,但水急時常發生翻船事件。明弘治十四年(1462年),江頂寺僧人瞭然集資建了一座鐵索橋,建造時先以木頭為柱,再用粗大的鐵索橫接兩岸,然後在其上固定木板。不久,人們為了安全,又把木柱改為鐵樁,並在橋上建廊。此後,霽虹橋又經過多次維修。清代時,康熙曾親自為此橋題寫了“虹飛彼岸”,所以現在東岸還建有“御書樓”。
現存的霽虹橋總長115米,橫跨江面的距離約60米,橋寬約4米。橋身由18根鐵索組成,其中承重的底層鐵鏈為16根,用作扶手的鐵鏈為兩根,而且每邊都用了30根高1�5米的鐵條把扶鏈與底鏈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欄杆狀。底部每隔6米就有一道鐵夾板,用來鎖住16根底鏈。在固定好的底鏈上還依次鋪著4米寬的厚木板,被鐵絲固定在鐵鏈上。橋石礅是用條石在兩邊的山崖上築成的半圓形,鐵鏈則穿墩而出,並被牢牢地鉚死在崖縫中。橋臺上還建有橋樓,是供守橋人食宿的地方。20世紀80年代,這裡發生了一次罕見的洪水和山體滑坡,大水沖壞了江邊的橋頭堡和18根鐵索,現在霽虹橋只剩下兩邊的古橋墩。
渡口和古橋兩側的高山中還有著名的博南古道遺蹟,橋西的古道大多盤山環繞,所以有“梯雲路”之稱。距離霽虹橋200多米開外有當年的碉堡殘垣,前行不遠則有一個名為“緊三步”的石券洞,古時稱“飛石口”。由於上面山陡石頭多,遇到惡劣的天氣岩石會落下來傷人,每到這時人們就可以進洞躲避。“緊三步”前數十米處有一峭壁,名為“普陀崖”,上面佈滿了前人題刻的詩、聯、題詞,這就是著名的霽虹橋摩崖石刻。這裡最早的石刻刻於明代中期,晚一點的也刻於民國後期,現存30多幅,少部分因自然剝蝕等原因已有損傷,但可辨認的還有近30幅。這些題刻從內容上看,一類是稱頌長虹臥波的。如:明代成化年間所刻的“西南第一橋”、督學使吳鵬寫的“滄水飛虹”、清康熙年間的“霽虹橋”等。第二類是讚美古渡天塹的。如:明嘉靖年間的“壁立萬仞”、“蘭津渡”、“金齒咽喉”等;清康熙年間的“天南鎖鑰”、“滄水飛虹”;乾隆年間的“懸崖奇渡”、“要塞天成”。最後一類是稱頌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詩聯。在這些詩聯中,文采、書法俱佳的首推明代永昌(今保山)人張含的《蘭津渡》,詩云:“山形宛抱哀牢國,千崖萬壑生松風。石路其從漢諸葛,鐵柱或傳唐鄂公。橋通赤霄俯碧馬,江含紫煙浮白龍。漁梁鵲架得有此,絕頂咫尺樊桐公。”這首詩用楷書題於壁上,形式為橫幅,每個字約有10厘米見方。在這首詩中,詩人深情地稱頌了霽虹橋的歷史和宏偉氣勢,表達了他對前人開闢渡口建橋之功的憑弔。此外,還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春,監察御史王大任題寫的對聯:“怪石倒懸侵地隘,長江詰曲盤山多。”這個對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生動地寫出了蘭津古渡的地形特點。這些題刻中所刻的大字很多,有的近2米高,氣勢雄渾壯麗。這些石刻作品中隸、草、楷書各體均有,既成為歷史、文學、書法的寶貴資料,也為山川增添了光彩,增強了遊人的逸興雅趣。
第三章 歷史印痕(10)
十一、蒙自租界舊址
蒙自法國租界舊址位於蒙自縣城中心地段,是清末舊中國那段屈辱歷史的見證,在中國近代史上聞名遐邇。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法國開始以武力侵佔越南,企圖以此為基地,並利用紅河作為入侵我國西南的通道。光緒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戰爭在越南北部及中國東南沿海展開,中國名將馮子材在中法戰爭的越南之戰中,率眾將士大敗法軍。可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然以此作為與法國談和的條件,並屈從於法國的威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即《中法新約》。
光緒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又和法國大使恭思當訂立《中法續議商務專條》。這個條約允許法國用蒙自東門外南湖畔及東村的土地做商埠,還可以在此享有設領事館、海關、銀行、商行和監獄等特權。很快,法國就在蒙自建立了海關和領事署,隨後德、意、日、美也在這裡設領事。幾年的時間裡,外國就在此設立了30多家洋行、銀行、鐵路、監獄、學校、教堂、妓院等。根據《中法續議商務專條》中的規定:法國在設蒙自海關後,就可以徵收進出口關稅。後來,他們還在蠻耗、馬白關設分關,並在蒙自西門外及河口設立了檢查的關卡。宣統元年(1909年)又增設碧色寨分關
《滇味酸辣魚做法》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