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本書中,你會見到很多獨一無二的觀點,原理。這些也許你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又能合理推出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筆者很負責任地告訴各位:你們不能把它們當成是“萬金油”。因為筆者還可以發明出無數的可以讓別人信服的而且獨一無二的觀點,而其原因在於:明白了各種現象的源頭,明白了事物更深層的內在,只要掌握這種能力就足夠應付生活中的一切。

你記得當年老師怎麼教你雙引號的用法嗎?老師告訴你:

a。表示引語;

b。表示特定稱謂;

c。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d。表示否定和諷刺;

e。引述的作用;

……

(直接告訴你結果)

那筆者會怎麼教你呢?

宗:從形象方面去考慮,我們可以這麼反問,“加雙引號和不加雙引號這種形象有什麼不一樣,我們看到後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那麼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其實這個“宗”就是“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就要想,“不一樣是為了什麼?引起注意?”所以為了探尋這點,筆者就告訴你可以從“根據什麼樣的語境下運用”這個角度去考慮。

這種不一樣可以表現為:

a。不是自己的話,是別人的話——這時候就是代表引語;

b顯眼點一點,引起人的注意——這時候就是代表一種強調,著重關注的意思;

d。聯絡上下文,好像說反話——這時候代表否定;

……

這樣思考,即是探源雙引號用法的“宗”,然後根據語境內容演化出雙引號的各種意思。由此我們不必死記硬背,只要把握其宗,便能運用自如,千變萬化!

所以你明白了嗎?這就是區別所在!即使幾十年後,你把老師教你的所有一切忘了,但是你只要記住這個本質所在,你依然能夠知道雙引號怎麼用,且運用自如。

當你們學完本書之後,至少你們會得到一樣東西:那便是你們自己的思維,你們將會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思想!

小時候筆者很喜歡三十六計,還有一些為人處事的技巧,但是筆者後來越來越發現,這些觀點有很大的缺陷,因為這些書呈現的只是“零散的片段”,這樣只會越讀書,越把書讀厚,僵固的知識永遠沒有100%與實際一致!到現在筆者追求的是萬變不離其宗:遇到什麼事情,並不需要想到哪本書,哪個人說過什麼,只需要透過任意一件事情或者任意的畫面去想到應對的方法!

有一位MBA的教授推薦筆者讀一本關於營銷管理的書。上百萬字,筆者花了十幾分鍾把大綱看完了,然後就擱置一邊。有不少讀者說,“你這樣是不是很輕浮呢?”

我說,關於營銷只有兩個問題,“第一點,你怎麼把產品放在別人面前,也就是怎麼讓別人知道;第二點,別人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而選擇你的。”

把這兩個問題想一個月,和你花一個月時間只去看一本,效果是很不一樣的。

前者更容易讓思維著眼於實際:天時,地利,人和,資源鏈推動,媒介情況,資金運作……由於沒有書上內容的條條框框所限制,你更能發散自己的思維,根據實際衍生出很多精準的思考內容,最後你反而可以寫出一本書或者更多書;

而你若花一個月時間只看一本書,你可以把書裡面的內容背的滾瓜爛熟,隨時可以想起什麼4P法則,市場細分,人口因素,心理因素,行為因素等等。但是我給你一個產品,你能不能把它的品牌打響?這個問題一旦拋給你,你就明白,你要想的東西遠遠不止是書裡面的內容,你吹得再好,頭銜再多也沒用,最終是驢是馬拉出去跑一圈就知道了。因此,高手總在民間!現在社會上為了混口飯吃的偽學者實在太多太多了。

因此一個樣子有點呆呆的創業者跟一個滔滔不絕的管理者是不一樣的。一個有平臺的操作,跟一個沒有平臺從零開始的操作,完全不是一碼事。

有一些人很聰明的,比如筆者在引導語裡面說了很多,然後她就總結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了為什麼就知道該怎麼辦。”沒錯,可是筆者深信:即使她知道了為什麼也是不知道怎麼辦的。因為她看不出思維的深度,看不到思維的方向,也不知道她自己認為的為什麼是什麼的樣子,這好比如“我知道自己老了快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那我能知道怎麼辦嗎?”

我們談的是思維的方向。你讀一本書,得到一個總結,只是一個象,怎麼樣

《太極博弈原理第一部》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