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第1/1頁)
醉臥聽清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三字經又曰:玉不琢,不成器。
北大教授鄭也夫先生在“中國學者的作品為何那麼無趣”中說:第三,文章是改出來的。在座的有二年級的同學,你們上大學後也寫過一些文章了。交上去的文章你改過幾遍?你讀過我的文章沒有?費和潘我望塵莫及,但我覺得今天中國社會學界的同仁,文字比我強的,我沒看出有多少位。我寫文章一般要改五遍,包括寫小文章。你應該知道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吧。《邊城》是他文學創作的巔峰。沈從文的一個表侄叫黃永玉,大畫家,博學多才。黃永玉問沈從文,《邊城》您改過多少遍?沈說:100多遍吧。你有文章改過10遍嗎?你憑什麼能把文章寫好?你是天才?世上真有天才,王勃,周樹人、周作人兄弟,潘光旦,但你不是,我也不是。我們的文章,要靠改出來。文字能力在修改的過程中提升。要是每次都改五遍的話,一年以後,你出手就是你當初二稿的水準。再過一年,你出手就是你當初三稿的水準。你的手眼都提升了。這是經驗之談。以我為例,以沈從文為例,希望這些話能進入你心中。
多改文章。這個路越早走越好。越晚越不好辦。
將閒暇時的一些思想感悟與朋友們一起分享,疏忽之時,難免會出現許多錯漏、錯字,以及語句不通之處,歡迎留言批評指正,以進步提升,謝謝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院士之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