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多不願意遷都洛陽。

群臣的諫阻沒有動搖趙匡胤遷都的決心,太祖依舊堅持,這時他的弟弟趙光義站出來說:“為政在德不在險,何必一定要耗費民力遷都呢?”一句“在德不在險”讓宋太祖啞口無言,只好長嘆說:“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嘆也。”行伍出身的趙匡胤只好用一支龐大的禁衛軍來保衛京都開封,而把洛陽作為陪都,他幻想著,總有那麼一天能遷都洛陽。也正是從遷都洛陽出發,他決定將皇陵建在靠近洛陽的鞏義,希冀為遷都洛陽墊一塊踏腳石。

歷史的車輪轉到了北宋立國167年的1127年,宋太祖的話應驗了,這一年金兵長驅直入,攻破開封,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這一年北宋滅亡。永昌陵的絕好風水,卻沒能護佑住大宋帝業永昌。

假如北宋遷都了洛陽,金兵能否還那般輕易肆虐中原?假如太祖再堅持,歷史是否會往新的方向發展?或許,九天之上的太祖也正在默默的悲傷,靜靜地思考著這些問題。

宋陵選址風水之謎

永昌陵現在位於鞏義開發區至西村鎮的公路旁。這個地方,已看不出來皇家氣度,陵丘都低矮,神道很短小;也看不出風水寶地,前後都是坡地,位於低窪地帶(這個地方現在的名字就叫“陵窪”)。作為北宋開國皇帝的陵墓,儘管永昌陵較前朝比顯得寒磣,但開創了北宋一代皇陵的典範。

永昌陵由上宮、下宮、孝章宋皇后陵、章懷潘皇后陵以及兩個陪葬墓組成,陵區南北長2 000米、東兩寬約6 000米。永昌陵卜宮地勢南高北低,從陵區南端的鵲臺至北神門石獅,南北落差達米。

鞏義這個地方,按古人的說法是個山高水來陰宅吉地。它位於嵩山北,是為陰;位於黃河以南,亦為陰,符合了 “山之北; 水之南”的風水要求。正所謂“南山北水,山高水來就福貴不斷”,看來鞏義實乃趙宋不可多得的皇家塋地。

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包括永昌陵在內的八座宋陵都是南高北低,居於最崇高地位的陵臺卻處在各自陵區的最低處,到這裡瞻仰宋陵,絲毫沒有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覺,因為皇帝幾乎躺在了人們的腳下,這和歷代皇帝的埋葬方法完全不同。

宋太祖永昌陵: 遷都洛陽的踏腳石(3)

那麼,宋陵為什麼會有如此奇怪的選擇呢?其實如此選擇還是和風水有關。在唐宋時期,流行“五音利姓說”的風水理論,趙姓屬於角音,對應“五行”中的木,木生東方,陽氣在東(開封),趙家皇帝必須在西方安葬,且陵地需要東高西下,所謂“東高西下為之角地……南高北下為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所以宋代的皇陵都南高北低,形成了一種倒仰的姿勢。

北宋的陵寢制度大體上沿襲了唐初體制,只是改變了漢唐預先營建壽陵的制度。北宋的陵寢在皇帝死後才開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須在七個月內完成,因此宋代的陵園規模不如唐代。七個月營建帝陵的時間實在是短促,加上運料、營建以及入葬工程量都非常浩大,因此給人民代來了沉重的負擔。例如,建造趙匡胤父親趙宏殷的永安陵時,僅被壓死者就達200多人。

永昌陵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層陵臺,每門各有石獅一對。由南門向北的神道兩側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種石像。陵園佈局分上宮和下宮,分別為上陵謁拜祭祀和日常供奉起居的場所。

上宮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鵲臺、乳臺、華表、石像生(石刻儀仗隊)、闕亭、皇帝陵臺、皇后陵墓。永昌陵不是帝、後同穴合葬陵。宋太祖結髮妻賀氏死於公元958年,30歲。當時,宋皇朝尚未建立,後來葬在永安陵兆城內。賀氏死後趙匡胤又娶王氏為繼,王皇后死於公元963年,22歲。也葬在永安陵內,又立17歲的宋氏為皇后。宋皇后死於公元977年,年44歲,葬於永昌陵北邊。這時距宋太祖的死已27年。賀、王、宋三位皇后的墳冢早已泯沒,無可指尋。

皇帝的陵臺位居整個陵區的中心,夯土築成,是個三階梯的覆鬥,底邊呈四方形,長、寬約60米,臺高約16米。陵臺之上柏樹成林,縱橫如織,陵臺之下則為皇堂,即安放皇帝棺槨的地宮,用條石或磚鑲砌而成。

陵臺之下為皇堂,是安放皇帝棺槨的地宮,全部用條石鑲砌。整個佈局給人以方正端莊、拱衛森嚴的感覺。陵臺到神牆南門中間的空地為獻殿的遺址,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地方。諸陵獻殿建築全部毀於元朝。據說,嵩山中嶽廟大殿前的鋪地石,就取之於這裡。

從陵臺到南神門,沿神道兩側排列有整齊對

《王陵攻略》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