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迫害人民。1762年有個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兒子因欠債而自殺了。天主教會馬上向法院誣告卡拉,說他兒子因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新教的父親殺死了。法院於是把卡拉全家逮捕,進行嚴刑拷打,將卡拉判處死刑。處死的這一天,劊子手們先用鐵棒打斷了卡拉的雙臂、肋骨和雙腿,然後把他掛在馬車後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後還點上一把火,把屍體燒成灰燼。
伏爾泰聽說這件事之後,異常憤怒,他親自調查事件真象,把這件冤案的調查報告寄給歐洲許多國家,全歐洲都對此感到震驚和憤怒,紛紛痛斥法國士魯斯的地方法院。四年後,教會不得不宣佈卡拉無罪,恢復了他家人的自由。從此,伏爾泰被稱為“卡拉的恩人”,受到法國人民的尊敬。以後,伏爾泰又為新教徒西爾文、拉巴爾等人的受迫害案鳴冤,經過多年的鬥爭,終於使他們恢復名譽。所以伏爾泰被譽為被壓迫者的保護人,聲望越來越高。
伏爾泰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最有成就的文學作品是哲理小說,《老實人或樂觀主義》是其中的代表作。
《老實人》的主題是批判盲目樂觀主義哲學,小說中的邦葛羅斯是個哲學家,在他看來,世界是完美的,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盡善盡美,“在這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走向美好。”邦葛羅斯一生的遭遇是對他的“哲學”一個極大嘲諷,他先染上梅毒,接著又遭到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後又被賣為奴隸,但他冥頑不化,死不改口,仍然堅持說世界盡善盡美。小說的主人公老實人開始相信邦葛羅斯的樂觀主義哲學,但嚴酷現實粉碎了他的樂觀幻想。他是德國男爵的養子,由於他與男爵的女兒居內貢小姐相愛,結果被貴族偏見極深的男爵趕出了家門。從此他四處流浪,到處都看到封建專制的腐敗和天主教會的罪惡。到里斯本時,他遇到了大地震。為防止全城毀滅,教會與大學博士相勾結,認為只有“在莊嚴的儀式中用文火慢慢燒死幾個,才是阻止地震的萬試萬靈的秘方。”為此,教會抓了5個人。其中一個人的罪名是娶了自己的教母;另外兩個葡萄牙人是“吃雞的時候把同煮的火腿扔掉。”在場的邦葛羅斯和老實人似乎贊同他們的吃法,於是,他便也被一塊兒送上宗教火刑場。結果三人被燒死,邦葛羅斯和老實人卻奇蹟般地脫了險。老實人歷盡磨難,認識到世界就象一個屠宰場,他拋棄了樂觀主義。最後他找到了一個黃金國,國內遍地都是黃金、碧玉和寶石,人人過著自由平等,快樂而富裕的生活。當然,這只是伏爾泰的理想。
1778年2月,84歲高齡的伏爾泰在路易十五死後重返闊別28年的巴黎,人民群眾夾道歡迎這位勇敢的鬥士。5月30日,伏爾泰病逝。臨終前,神父要他承認基督的神主,他憤然拒絕。反動教會不準把他葬在巴黎。大革命時期,伏爾泰的骨灰運回巴黎,在法國偉人公墓隆重安葬。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攻佔巴士底獄
“到巴士底去!”
“到巴士底去!”
1789年7月14日清晨,憤怒的巴黎市民,成千上萬地向巴士底獄奔去。他們有的拿著火槍,有的握著長矛,有的手舉斧頭,人們吶喊著,像大海的怒濤一樣湧向巴士底監獄。巴士底獄是一座非常堅固的要塞。它建造於12世紀,當時是一座軍事城堡,目的是防禦英國人的進攻,所以就建在城前。後來,巴黎市區不斷擴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區東部的建築,就失去了防禦外敵的作用。18世紀末,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點,法國國王在那裡駐紮了大量軍隊,專門關押政治犯。
巴士底獄高100英尺,圍牆很厚,有八個塔樓。上面架著大炮,裡面有個軍火庫,裝有幾百桶火藥和無數炮彈。它居高臨下,俯視著整個巴黎,活像一頭伏在地上的怪獸,虎視眈眈地在那裡隨時準備撲上來,吞掉每一個膽敢反對封建專制的人。巴士底獄成了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徵。
多少年來,人們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樣痛恨這座萬惡的巴士底獄。許多人都夢想有一天把它推倒,他們在等待時機。18世紀後期,法國國王為了滿足窮奢極欲的生活,拼命向人民搜刮錢財。1789年5月,國王路易十六為籌款繼續吃喝玩樂,召開已經停止了175年的“三級會議”。
原來,封建的法國把國民分為三個等級。僧侶為第一等級,貴族是第二等級,其他各種人都歸為第三等級。第一、第二等級的人數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但是,他們有錢有勢,想盡各種方法壓榨平民。
參加“三極會議”的
《世界上下五千年下載》 第4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