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7部分 (第1/4頁)

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獨裁者”而為人所知的。他的政府是苛嚴的權力主義政權,但因為納賽爾是一位受人愛戴的革命領袖,所以這種苛嚴程度似乎減輕了。

納賽爾的目標是超國家的,他吸引人的部分原因,就是他給他的人民以一種超越埃及疆域的使命感:阿拉伯民族主義。

伊朗國王的目標首先是民族的,但也是地緣政治學的,把伊朗當作西方反對共產主義侵略的一個堡壘。他想使伊朗成為一個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大國,因而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集中於納賽爾忽視的那些工作上。因此,伊朗國王的工作缺乏戲劇性。他沒有一條蘇伊士運河可以實行國有化。他沒有把他的軍隊拉去向一群猶太復國主義者猛衝。他也不是在反對殖民主義的、革命的狂歡浪潮中上臺的。其實,他只不過是一系列的伊朗國王中的一位罷了——事實上,他也是少數幾位自然死亡的國王中的一位。有一次,當他被問到為什麼許多人不相信他時,他笑了笑,坦率地回答:“究竟有多少位伊朗國王得到信任呢?”

伊朗國王是有才幹的,也是勤勉的。他的政權並不比納賽爾的政權更獨裁。他在國內的成就是相當大的。他在穩定的基礎上帶來了進步,納賽爾則在沒有進步的情況下帶來了不穩定的局面。但伊朗國王並沒有象納賽爾那樣,撥動他的人民感情上的心絃。

伊朗國王由於在他的反對者開始向他提出挑戰時還猶豫不決,因此,他被舊事物所壓倒和吞沒了。另一位專制君主費薩爾卻制服了舊事物。

費薩爾由於個人和制度上的原因而繼承了王位。沙烏地阿拉伯有五位國王。一位是伊本·沙特,沙烏地阿拉伯的建立者。其他四位是他的兒子。在這五人中,只有沙特國王是腐敗的。即使這樣,他的腐敗也是建立在對人民寬恕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壓迫的基礎上的。事實上,沙特國王已經開始實行了某些改革,後來為費薩爾所完成。

作為一位實行現代化的君主,費薩爾具有更為優越的條件。他的權力既是精神上的,又是世俗的;而且看來是源源不斷地來自於人民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是世界上少有的、任何公民都可以接近並與他談話的國家元首之一。與伊朗國王統治的伊朗相比,他的國家的族類更為單一,促使伊朗國王倒臺的急遽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帶來的緊張局面,在沙烏地阿拉伯也沒有出現過。

費薩爾在沙烏地阿拉伯完成了伊朗國王希望在伊朗完成的大量業績。他不必要與頑固對抗的教士進行鬥爭,因為沙烏地阿拉伯不是政教分離的。他在改革的同時,又密切注視著改革對他的國家所產生的影響。他只允許那些適應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不會破壞其文化結構的影響存在。

正如伊朗的悲劇所表明的那樣,光靠巨大的石油財富不可能為沙烏地阿拉伯買來安全或繁榮。費薩爾的任務,是在不破壞這個崇敬神靈的國家的本質的情況下,使沙烏地阿拉伯走上現代化的道路。這個國家是他和他的父親從阿拉伯沙漠中建立起來的。他在掌權的十一年中,認真審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小舞合上的大人物:李光耀、孟席斯

在我見到的所有領導人中,最能幹的兩位是小小的都市國家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及澳大利亞已故的總理羅伯特·孟席斯。他們都有小舞臺上的大人物這種特色。如果在其他的時間和地方,他們完全可能成為象邱吉爾、迪斯雷利或格拉德斯通這樣的世界性的領導人物。

這兩個人的特點極不相同。奇怪的是,他們的背景和觀點卻十分相似。他們都是英國前殖民地的領導人,而且都是傑出的律師。他們本可以從事法律工作而大發其財,但他們都發現,法律在精神上和智力上都是有束縛的。他們兩位也都是精力充沛、善於言詞和有才幹的人。儘管他們由於受到歷史的偶然性的制約,只能在小國擔任領導職務,但他們並沒有從狹隘的或區域性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由於他們對世界的看法是視野開闊、通觀全域性的,因此,我和他們的晤談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談話。

雖然他們兩人的觀點本質上都是親西方的,但他們象麥克阿瑟一樣,也都認識到世界上的力量平衡正朝著有利於他們地區的方向穩步轉化。這兩個人都力求保證他們的國家能夠成為西太平洋地區最繁榮、最安全和最有影響的國家。

在個人條件方面,李光耀和孟席斯是很不相同的。孟席斯的身材與所有澳大利亞人一樣魁梧,他的精神和觀點也與所有的澳大利亞人相似。他六英尺二英寸高,體重二百五十磅;他相貌堂堂,面孔寬闊;還有著厚厚的捲髮、像約翰·劉易斯那樣濃密的眉毛和一雙很逗人的眼睛。他那種茫然的優越

《領袖電視劇唐國強版》 第4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