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嵩纈諤拼�跗凇V劣誒銼叨�銜鞅備髀蛞謊�男捶ǎ�兇齷ノ模�穩菽糾妓呀鄭�芰撕艽笠蝗Γ�莧險嫻刂冒熳氨福��笪哪糾寄芄蛔髡攪⒐��釁痰妗D玫較衷冢�拖窶先四ミ叢鹿庾宓木浞ǎ骸耙惶煲膊歡��兆櫻�裉焐銜灝�蛩���魈旄櫓薪致蚋靄���筇焐賢�蛺滓路��橢�浪⒖ā��保ū嗾咦ⅲ何灝�諧∥�蜓艫姆�爸�吶�⒓�⒌兀�薪衷蚴巧蜓糝��納桃擋叫薪幀#�
十二:文中三次出現十二,軍書是十二卷,策勳是十二轉,出征居然也是十二年。這顯然是約數。古人習慣以虛數入詩,如三、九、十、十二、千、萬等,但十二用得這樣頻繁,說明隋唐之際,十二是比較被習慣入詩的一個流行的數字。
黑山:不是遼寧的黑山。有考據稱,這裡的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南百里。
燕山:也不是北京的燕山,而是“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殺虎山”和“燕然山”一代,都是北魏與柔然間大戰的著名戰場。
策勳:隋開皇初年,採後周之制,置上柱國以下十一等,以酬勳勞。“十二級”的戎勳制度確立於唐高祖武德七年。這又是唐朝時候的事情了。
花黃:即額黃、眉間黃。這種妝扮起源於北周。原來,北周宣帝宇文斌禁止天下婦女施粉黛,除了嬪妃宮女,都得“黃眉墨妝”。這說明《木蘭詩》產生年代不能早於北周宣帝末年。但,到唐時花黃已不流行了。
紅妝:姐姐歡迎妹妹,“當戶理紅妝”。紅妝是胭脂,屬於施粉黛之列,說明這個姐姐又是唐朝人。
這麼一分析,就徹底糊塗了:怎麼一會兒是這一朝,一會兒是那一代?所以,歷代人就《木蘭詩》產生的年代眾說紛紜,各執一詞。說它是北魏時創作的,舉黑山、燕山的例子;說是唐朝創作的,就舉策勳、紅妝的例子。
創作過程的時代真相
作為後人,撲對這些考據精深的古人只好禮貌地說一句:你們一開始就搞錯了。
不要忘了,《木蘭詩》是一首民歌。最早在南陳時,有個和尚叫智匠,編了一本《古今樂錄》,錄有“歌辭有《木蘭》一曲”。劉宋朝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在《木蘭詩》的註解中稱“不知起於何代”,意思是沒有確切的創作年代。
東邊牧馬,西邊放羊(2)
北朝同一時期的民歌開頭用起興手法,往往異曲同詞,如《折楊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當窗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開頭的起興,顯然與《折楊柳》同源,再加上詩中的一些關鍵詞和細節,可以證明,《木蘭詩》的雛形產生於北朝是無疑的;到南朝梁陳之時曲辭流傳到南方,得到記載和整理;到唐朝,有一個叫韋元甫的朔方節度使,在民間又得到這首已經流變了很多年的民歌,再次整理潤色出來,很可能還參照了《古今樂錄》的版本,於是才有了《木蘭詩》最終的版本。
現代人的歌詞裡唱“東邊牧馬,西邊放羊”,那麼,真實的生活裡就不到西邊去牧馬,不在東邊去放羊了嗎?這個跟“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一樣,也都是互文,是趣味化的鋪陳。北朝,是性情奔放的年代,女人牧馬、放羊、打仗,都是很厲害的,絲毫不讓鬚眉。所以,木蘭的故事,應該有很多的個案為其衍生的素材。
民歌體裁作品的產生、流傳、變化和整理完成,一般都要經歷過一個很長的發酵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木蘭詩》之中雜糅了各個時代的印記,正是這一文學規律的極好註解。
舉個例子來更好地說明,比如,假設過幾天有人要排一部新戲《明英烈》,有這麼個細節:劉伯溫為永樂皇帝營建北京,二人正在圓明園議事,太子過來參見說:老爸,什麼時候帶我去打獵?
於是五百年後,有專家據此考據,併產生了爭議:有專家指出,戲名叫《明英烈》,那麼應該是清末的作品;可是有的專家又根據“劉伯溫為永樂皇帝營建北京”這個根本沒有史實依據的故事情節,推測這出戏一定拍攝於“戲說”風流行的2000年左右;還有人根據其中“老爸”這個稱呼,推測該戲一定產生於用自己的心得說歷史、把經典加以碎片化處理的2006年左右……
文學作品的年代分歧,一般都是這麼產生的。
《木蘭詩》也是這麼產生的。
木蘭的“姓”從哪裡來
現在說木蘭,就是“花木蘭
《左手翻教程》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