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鵠匆丫�亢斂揮跋煺�P卸�恕�
寺裡僧人一直不知道蕭銑真實身份,不過卻知道歐陽詢是智顗大師看好的俗家弟子,或者說是亦師亦友之交。故而歐陽詢出面借些東西,僧人們也很是客氣就應承了。兩人出門時,兩匹青驢,外加盤纏衣物、藥物口糧,都已經打點完;為了準備這些,歐陽詢可是比蕭銑更早起了一個更點。
戰馬平原賓士縱然迅捷,但是走山路的能耐是不如驢子的。昨日來的左翊衛士卒們,從揚州趕到臨海縣全程都是騎馬的,最後上山這一程路不算遠,才懶得臨時找驢子,只好徒步登山。但是山上的僧人們對於走山路便是常年有所準備的了。
蕭銑和歐陽詢得了青驢,下山的路就快得多了。除了在山勢險峻的一些所在,兩人需要下驢牽著走,其餘大半山路都可以騎在上頭。
蕭銑重生之後也是第一次看到天台山山景。後世的他來浙南天台山、雁蕩山等處短途遊次數也不少,便是國清寺也去過數次。今日再見,卻是倍覺心曠神怡,氣息明淨、山嵐清爽,遠非後世可比。極目望去,除了一兩座遠峰堪堪沒入雲霧之間外,其餘低處的景色都是分外分明,哪怕隔著十幾裡地都是一目瞭然,滿目蒼翠豁達。
根據前世旅遊時,從導遊那裡聽來的野路子講解,“國清寺”便是天台寺。只是智顗大師圓寂後,晉王楊廣有感智顗的福澤功德,大筆捐資擴建天台寺,並改稱“國清寺”,取“寺若成、國即清”的吉意。也算是寄託了楊廣對於利用崇佛手腕籠絡同化擁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江南地區的美好願望。
兩人四更天下山,趁著夏日清晨的熹微趕路,一邊觀景聊天,走過一個多更點,便到了山腳的椒江之畔。沿著椒江河谷騎行十幾裡地,便是臨海縣城了。進城時才是辰時,歐陽詢陪著小心,找城門口的戍卒打個問訊,說自己師兄弟二人是智顗大師身邊的俗家修行弟子,求問智顗與護送的左翊衛官兵去向。
城門戍卒一開始臭著一副臉,不過聽說他們和智顗大師相熟,馬上換了笑臉有問必答。蕭銑這幾年少有下山,關在寺裡也只是苦心讀書而已,對外頭的事情不甚了了,此刻見對方恭敬,心中也是暗暗吃驚:看來智顗的名頭,在附近數縣還是很吃得開的,應該是被人尊崇為活佛一般。
“兩位居士,左翊衛的人馬昨夜倒是著實護著幾個高僧入縣城投宿的。當時便是從此門而入,因為已經過了關城門的點了,他們拿著左翊衛的關防印信為證,咱才開的門,故而記得清晰。不過今兒一早就從北門走了,不知去向。既然說是要趕回揚州,如今總該在往寧海的官道上,一行人中有車,應該還走不遠。”
歐陽詢和蕭銑一合計,就知道此前估計的路線不差。
這年頭可不是一千多年後,從台州到杭州可以直接高鐵高速穿山越嶺。在整個台州地區,要去揚州的話,最合理的路線就是沿著椒江水系先走到臨海縣城,然後折向北方,沿著狹長平坦的沿海平原趕路,經過明州(寧波)後再沿著錢塘江折入內陸,到越州(紹興)渡江至杭州。然後走湖州、過太湖,在京口瓜洲渡過長江,便可到揚州了。
智顗和左翊衛的護衛軍兵,此刻正應該沿著臨海-寧海-明州的官道北上。
既然如此,兩人也不敢再耽擱,直接穿城北上,一整天緊趕慢趕,足足靠著驢子走了一百多里地,才在入夜時分趕到明州地界,追上了大師一行人——若是再晚上一刻鐘,城門可就要關了。
“站住!爾等是何人,竟敢追趕官兵!”看著兩匹驢子追著自己一行人過來,那個左翊衛的校尉便縱馬出列喝止了歐陽詢。
“這位太尉,在下乃是智顗大師門下的俗家弟子,潭州歐陽詢。這位乃是在下的師弟。昨日恩師下山時說是要去揚州做一場大經懺。晚生給恩師收拾行囊時,忘了將師傅交代的龍樹梵經放進去,心中惶恐不安,這才趕來補救。”
龍樹禪師是古時天竺神僧,《妙法蓮華經》的經義最為精深;中土天台宗的教派,後來便是追尊龍樹禪師為遠祖。而在天台寺中,據說也留有幾本當年龍樹禪師親筆所書的梵文《妙法蓮華經》原本,供奉寺內,極為靈驗——故老相傳,這些書是梁武帝蕭衍時,從天竺渡海東來的達摩禪師帶過來的。達摩雖然沒有留在南朝,但是畢竟雁過留聲,當年在途中留下不少天竺帶來的佛物。
這邊正在扯皮,人群中簇擁的那輛馬車上,智顗大師已經回身過來,見到了歐陽詢和蕭銑。智顗心中陡然一驚,不知蕭銑為何要自投羅網,可是事已至此,也多虧他修持有方,馬上毫無
《竊隋好駙馬 浙東匹夫》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