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番禺動亂 (第1/2頁)
我TM直接強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公子所說朱治並非未曾仔細考慮過,只是這主公畢竟對我朱氏如何再造之恩情……” “再造之恩情?你朱治若是當真瞧得上這所謂的再造之恩情,又怎會與朱桓等族人分道而馳;如今朱桓捨棄朱氏之名為劉備所驅使,真到了那個時候想必九江還保不住你與這些卑鄙的族人。” 朱治聞言卻是沒有說話,心中對於孫權所說自然通透;但是畢竟自己舉族北上投效孫策,此刻這孫策之弟孫權竟要與孫策背道相馳不說;還要自己做出選擇支援二人中的一位。 “二公子此言莫不是要與主公背道相馳,若當真如此只怕朱治無能為力!還請二公子請……” “我所為從不為任何人!我父孫堅乃江東之猛虎,昔日不惜我江東兒郎之性命抗擊大漢之逆賊!江東是我父之基業,我孫權看不得別人佔之、用之!兄長自持勇武有餘而手握重兵,從來就沒有將爾等世家放於眼中;昔日江東四大家如此,今日你朱氏與張氏亦是如此;難道你二人心中不明?這般自欺欺人,也難怪朱桓瞧之不上。” 說罷孫權便轉身離去,朱治望著孫權離去的身影心中頓時感到有些壓抑;這份壓抑自孫策尚在曲阿之時便存在,那時朱氏與周家裡應外合為孫策拿下了吳郡;之後周瑜便一直追隨孫策左右,而朱治雖為吳郡太守卻始終不得孫策重視並看做心腹;就連征討會稽所收的新將領董襲都能追隨孫策左右征戰四方,而自己駐守這小小的吳郡還被四大家獻於袁術;心中的種子並非滋養不足,而是未到時候罷了。 徐州廣陵太守府中,呂蒙手持下邳所到的書信;面對孫策的任命並未感到有所不滿,反倒是一旁的張允對於黃蓋的副手朱然有些不屑。 “難道子明將軍也認可這朱家少年與公覆老將軍一同出徵收復平原郡地嗎?次子不過舞勺剛過載於,收復平原一事這般重大又豈能由一少年來做?” 呂蒙倒是不怎麼意外這張允不滿朱然的理由,朱、張兩氏看似一同摒棄漢室北上投效孫策;並且於之前的青州缺糧一事中一起集糧資助,但是兩氏之間的關係也就僅次於此罷了;如今正式見到張允的態度後呂蒙有些漸漸認可孫權此前所說以及當時二人相商時孫權的提議了。 “張太守,這朱然雖說為朱氏一方不假;但終歸與太守為一線之陣,太守又何必這般氣急敗壞呢?此前主公將偌大的廣陵給了太守而將直面淮南且平地近乎巴掌的九江給了朱氏,此番也算安撫朱氏的情緒不是?” “子明將軍所說張允豈能不知,只是這朱然實在過於年幼;而平原可謂我青州擎制兗州、通往冀州渤海之要道!若是由子明將軍與公覆老將軍鎮守,張允自不會多言干涉;這朱氏昔日所為想必子明將軍應當比張允更為清楚才是。” 呂蒙聞言一下便想到昔日朱治棄袁術徐州之職不任而南下歸附孫策,而吳郡之時又無法制衡四大家反倒被四大家捆綁獻於了袁術;好在袁術那時答應四大家吳郡盡歸四大家管轄並執意壓境曲阿,不然朱治多半會被袁術砍殺;如此看來張允信不過朱然也屬正常,只是呂蒙心中對此只信一二罷了;孫策向來不喜世家,卻唯獨提拔了世家之中的朱然鎮守一方;張允能坐得住才怪。 “張太守!您就不要在呂蒙身前轉悠啦,呂蒙如今已是戴罪之身私自隨二公子起兵無果早已被主公訓斥並下命要呂蒙於廣陵細細思過;況且朱然再年幼能比二公子年幼不成?主公麾下精兵猛將不少,卻極為缺少能統御一方眼光獨到之人;朱然性子溫和且眼光獨到,聰慧而不失禮節;儼然是公瑾先生年少般模樣,主公心儀也屬正常!難道太守瞧不上朱然還信不過主公與二公子的眼光不成?” 呂蒙低頭看書的不經意話語讓張允瞬間就啞口無言,孫權亦是剛過舞勺載餘;便早已親率大軍平定青州,若不是彭城一事想必此刻臨淄之主應當是孫權才對。 “正如子明將軍所言,倒是張允有些急躁了;多謝將軍提醒!如此張允心結已解便不多加打擾子明將軍了。” “太守應當仔細想想是否張氏甘心這小小一郡之地才是,主公麾下能讓張氏高飛之人只怕無出其二;江東顯然已經容不下世家的存在,而北方的結局牽扯不清;太守莫要最後才只道身在棋局,身不由己才是。” “多謝子明將軍提醒,張允所作所為皆為孫家;此番言語張允只當從未聽見!” 張允走後呂蒙也不再過多思慮這平原一事,畢竟如今的孫策身邊也用不上自己;而且呂蒙心中更多更在意的是南邊的某些可以進取的地方。 徐州西邊的彭城之上,馬超與馬岱靜靜的望向下邳的方向;平原歸附一事早已傳遍整個北方,只不過孫策遲遲未動讓各方勢力不由自主的多加關注罷了。 “兄長,你說這平原都交還給暫領青州的烏程侯了;我們這還佔據著徐州牧的彭城不還,是否顯得有些……”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
《重生成司馬懿》 第143章 番禺動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