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頁)
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箴》、《七不如篇》等,都寫得很自然流暢。
元氏作於安史之亂以後的文章,仍繼續朝這一方向發展,如《右溪記》已經具備柳宗元山水遊記的某些特色。
正是在創作實踐上有了一定變化的情況下,理論上的呼籲才有了比較堅實的基礎。從天寶末到貞元末,由於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現實,使一部分士大夫急於尋找挽救衰世的方案,他們認為,社會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人們違背了儒家傳統的社會規範而導致禮義淪喪,道德水準下降,因此需要再次樹立起儒學權威,以重新整頓社會秩序,包括肅清文壇上的頹敗浮靡之風。於是,蕭穎士、李華、獨孤及、梁肅、柳冕等人相繼從兩個角度又一次提出了文體改革的問題。
第一,他們從文學的社會功能角度提出了為教化而復興“古文”的主張。獨孤及在《趙郡李公中集序》中說:“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是三者相為用,亦猶涉川者假舟楫而後濟。”梁肅《祭獨孤常州文》也引獨孤及的話說:“文章可以假道,道德可以長保,華而不實,君子所醜。”合起來看,即是說文章是志的呈露、道的載體,“道”、“志”要用“文”來發揚,而不本於“道”、不表現“志”的“文”是沒有用的。
所以他批評六朝以來“儷偶章句,使枝對葉比,以八病四聲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認為“文不足言,言不足志,亦猶木蘭為舟,翠羽為楫,玩之於陸而無涉川之用”(獨孤及同上文),元結也在《文編序》裡極力強調散文的教育勸化作用,說作文“其意必欲勸之忠孝,誘以仁惠,急於公直,守其節分”;梁肅更在《補闕李君前集序》中提出了“文之作,上所以發揚道德,正性命之紀;次所以財(裁)成典禮,厚人倫之義;又其次所以昭顯義類,立天下之中”即“文字於道”的見解;柳冕則更明確了散文的教化作用,認為“文章之道,不根教化”,則為“君子”所恥(《謝杜相公論房杜二相書》)。在他們看來,只有把倫理教化意義放在首位,才能使文章內容充實,氣格剛健,才顯出它的實際效用,這就叫“道能兼氣,氣能兼辭”(梁肅《補闕李君前集序》)。
其次,他們從文學盛衰的角度提出了復古的口號。蕭穎士《贈韋司業書》曾自我表白道:“僕平生屬文,格不近俗,凡所擬議,必希古人,魏晉以來,未嘗留意。”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文章好壞,關鍵在於作者及其時代,這叫“文章本乎作者,而哀樂系乎時”(李華《崔淝集序》),在先秦兩漢,時代風氣比較醇正,作者又以儒家經典為本,所以文風也純樸雅正。而自那時以後,“世道陵夷,文亦下衰”(獨孤及前文)。用柳冕的話說,就是自屈原、宋玉以後,“為文者本於哀豔,務於恢誕,亡於比興,失古義矣”(《與徐給事書》),而“魏、晉以還,則感聲色而亡風教,宋、齊以下,則感聲色而亡興致”(《與滑州盧大夫論文書》)。所以文風改革的途徑,首先在於復古。
蕭穎士、獨孤及、李華、梁肅、柳冕等人的見解,從本質上說,首先是為了推動儒學復興而提出的,其次才涉及文體改革的問題。所以,他們把散文的價值限定在倫理教化和服務於政治的範圍,把對散文的形式、文辭、風格的要求限定在對先秦兩漢古文的模擬中,力圖“助人主視聽”而“以名教為己任”(蕭穎士《贈韋司業書》),抹殺楚辭、漢賦以來文學發展的意義,其保守色彩是很顯著的。這一特點使古文運動從一開始就帶有很深的隱患。但同時也應看到,他們打著“經典”和“古人”的權威旗號攻擊駢體文浮靡空洞、千篇一律的弊病,這對推進必定要出現的文體改革,客觀上也起了頗為有力的作用。
當散文創作實踐與理論開始出現變革苗頭的時候,在關係到讀書人前程、影響到讀書人文風好尚的科舉考試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寶應二年(763)也就是安史之亂平息的那一年,楊綰和賈至主張在科舉中廢詩賦、去帖經而重義旨、以促進人們對儒學精神的真正理解,改變華而不實的文風;建中元年(780),令狐崱�鞽窒土擠秸�苧約�煽撇呤裕��疾捎蒙⑻邐男問健U廡┦率擔�環矯嫠得魑奶甯母鐧鬧髡趴�忌�肟憑俚鬧鞽終噝鬧校�っ魎�研緯閃慫汲保渙硪環矯嬖蚩梢醞貧希�捎誑憑儼呤栽市砈松⑻邐男問劍�敲此�歡ǘ暈姆綾涓鍤且桓鯰辛Φ耐貧�V刑剖貝��淙豢際砸讕煽際�常��嗣竅蜆僭鼻膾飼蠹觶�蛑骺紀緞芯恚�創罅坑昧松⑻邐摹O窈��蹦甌閌且桓鮃隕⑻逍詞樾磐囤說木僮櫻�毒商剖欏ず���匪鄧�熬俳�浚�段撓詮�浼洌�氏嘀b徘炱奈��佑��墒侵��謔薄!
《中國文學史是什麼》 第7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