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頁)
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東北我軍在1947年冬季攻勢勝利結束後,以五個月的時間,運用訴苦、“五整一查”的方法,進行了新式整軍運動,開展了以“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為目標的大練兵,使我軍計程車氣更加高漲,戰鬥力大為增強。在此期間,東北人民解放軍得到了大量二線兵團的補充和加強。從1947年8 月至1948年8 月,第一批二線兵團共組建八十八個獨立團,每團定額二千五百人,總計二十五萬人。1948年4 月至1948年11月,第二批二線兵團共組建八十個獨立團,總計二十餘萬人。至1948年8 月末,東北人民解放軍已發展到一百零三萬人(其中主力部隊七十萬人,兩個大軍區、十個省軍區及地方武裝三十三萬人)。東北解放區已擁有全東北土地面積的97%以上,人口86%以上,並控制了二萬一千餘里長的鐵路(敵佔區僅有一千二百里),東、西、南、北滿根據地完全連成一片,土改、剿匪已基本完成,政權已得到鞏固,生產已有較大恢復。此時,東北國民黨軍隊經過1947年夏、秋、冬三次我軍攻勢作戰,被殲三十餘萬人,尚存五十五萬餘人,被迫收縮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孤立地區,態勢突出,地區狹小,補給困難,戰略上或撤或守,舉棋不定。我軍發起遼瀋戰役之前,國民黨在東北採取了“集中兵力,重點守備,確保瀋陽、錦州、長春”,相機打通北寧線的方針。
根據這一方針,東北國民黨軍隊的部署是: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率二十七萬餘人守瀋陽地區,以便北進可支援長春,西攻可策應錦州;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率十萬餘人困守長春孤城,以圖牽制我軍主力,東北“剿總”副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率十五萬餘人,守錦州地區,以確保與關內的海、陸聯絡。東北我軍根據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形勢與東北我軍冬季攻勢後的新形勢,認為東北敵我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並在中央軍委、毛澤東有關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戰略決戰即遼瀋戰役的作戰準備。其中政治動員、政治準備,又是各種準備的一個重要環節。早在1948年2 月7日,東北我軍攻勢正在進行之際,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就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電示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並朱德、劉少奇,提出:“你們現在打遼、鞍、本、營區域之敵很有必要。這個戰役完成後,你們就可解放遼南,兩個縱隊增至主攻方面去。下一次作戰有兩個方向,一是打撫順、鐵嶺、法庫之敵,一是打阜新、義縣、錦西、興城、綏中、山海關、昌黎、灤州等地之敵。”“你們上次電報曾說錦州方向無仗可打,該方向情況究竟如何?”
冬季攻勢結束後, 1948 年4 月18日,林彪、羅榮桓、高崗、陳雲、譚政等致電中央軍委,擬攻長春,並闡述了上述兩個方向不能攻取的理由。4 月22日,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大院覆電林彪、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劉亞樓、譚政:“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意見”,但“我們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理由是先打長春比較先打他處要有利一些,不是因為先打他處特別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難”,你們所說打沈、打錦及入關作戰之困難等,“有些只是設想的困難,事實上不一定有的”。“因此,你們自己,特別在幹部中,只應當說在目前情況下先打長春比較有利,不應當強調南下作戰之困難,以免你們自己及幹部在精神上處於被動地位。”①1948年5 月29日,因久攻長春不下與此次試戰和偵察情況得知,長春工事堅固,敵軍戰鬥力強等原因,林彪等向中央軍委、毛澤東報告,決定改變決策,由硬攻長春改為久困長圍,乘其撤退時在途中殲滅之,而使我主力轉至熱南承德、古北之線作戰。5 月31日,毛澤東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電示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並告東北局:“為準備東北主力出至錦、榆、津、平(即錦州、山海關、天津、北平——筆者)線及平、張、綏、包線作戰,你們必須精心籌劃由東北運輸糧食至該兩線之各項技術問題。”
1948年6 月5 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致電中央軍委:關於東北我軍行動問題,有三個方案:第一個是目前即正式進攻長春。
第二個是目前少數兵力圍困長春,主力到北寧線、熱河、冀東一帶作戰。第三個是對長春採取較長期的圍城打援,然後攻城的辦法,時間準備兩個月到四個月。我們認為第三個方案為好。6 月7 日,中央軍委覆電:基本同意第三個方案。
6 月15日,東北我軍總部在吉林召開幹部會議,討論打不打長春問題。根據敵我情況和中央軍委指示
《譚政故居》 第2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