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章 踏上旅途 (第1/3頁)

鳴鹿劍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行前的一天,就這樣在吵鬧、驚異、氣憤、無奈、忙碌中過去,當別人家大都已是熄燈休息之時,武平順院內依然燈明透亮。這一夜,對效軍來說,既是無限的期待,也是不盡的眷戀和不捨。看到老父疲憊不堪的身骨,老母瘦弱滄痕的雙手,他真的於心不忍離開。這一夜,他拼命地剝玉米皮,卻不感到疲乏,他將用最有限的時間,幹最多的活,減輕父母的一點負擔。以前,雖然上學,但年年不誤農活,為此,老師都給與恩准,使他對四季時令,收割耕種樣樣精通,也感到一切輕車熟路,單調無比,這一夜,他對一切卻感到有些陌生,也感到其間無窮的力量和學問,他想彌補,卻時不我待,他盡力去體會,去實踐,儘量減少缺陷和遺憾。就這樣,在複雜的心緒中,在茫茫的黑夜中,他挽留著時間,挽留著長夜,挽留著農民的腳步,期待著背鄉離井那一刻的晚點到來。

子夜時分,天空漸漸的多起閃電,慢慢聽到由遠及近的雷聲、風聲和噼裡啪啦的下雨聲。是的,天下雨了。這雨,對大多數農民來說可謂是一場及時雨,非常利於耕種,可對於效軍的上路無疑製造了一點麻煩。

效軍所生長的村莊叫武家村,位於元真縣西約六公里處,有四百餘口人,大多數姓武,往上數五輩,百分之八十都是一家人。村子到市區沒有一條柏油路,全市泥土路,晴天進城,可以騎腳踏車,一到雨天,全靠步行,如果雨下的大一點,或者連續幾天連陰雨,路上將會被行人踏成泥漿,穿上長筒膠鞋,都難免不會網鞋內灌漿。

效軍和父母三人見天下雨,只好用力把玉米、豆、谷堆在一起,用塑膠布蓋好,已是凌晨兩點。此時,雨越下越大,騎腳踏車趕路已經不行了,只能靠步行了。要趕上凌晨五點的早班車,差不多也到上路的時候了。效軍和父親簡單吃了點飯,穿上長筒膠鞋,帶上破舊雨傘和布鞋,揹著二十多個煮熟雞蛋和八個花捲饅頭,伴著雨點的節湊,悄無聲息地告別生長十八年的村莊,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黑夜是沉寂的,道路是泥濘的,效軍兩人沒有手電,只好憑藉對道路的熟識,深一腳淺一腳的一點一點前行,也許是心情急切怕誤點的緣故,兩人的步伐並不顯得慢,已順利地穿過漫灘、孫橋和前李三個村莊。當走到趙橋時,突然,效軍腳下一滑,把持不住,摔倒在地,背上背的雞蛋、饅頭四處翻滾,掉到橋下去了,還好,鞋子和父親的兩件衣裳沒有掉地。

“怎樣,摔著沒有?”武平順邊說便用一隻手拉效軍,效軍順勢爬起來,“沒事,只是雞蛋和饅頭掉河裡了。”

“要是要不成了,走吧,看看錶,啥時間了?”

“三點五十,再走三里路就到市裡元真路了,就好走了。”

很快,兩人來到元真路。這是一條西環城路,是老街道,多年沒有翻修,在人來車往的壓力下,已是滿目瘡痍,坑窪不平。街道兩旁高高低低,錯落分佈著各式店鋪,沒有白天的喧囂,顯得格外沉靜。相距較遠的路燈在雨夜中忽隱忽現,顯得無精打采,但比起無燈抹黑的土路,兩人感覺輕鬆了許多。在一顆路燈下,效軍一看,自己如同在圈裡打滾的豬一般,全身裹了一層泥,前心和後背時不時地有雨水往下滴。效軍衝父親笑了笑,“沒辦法,只有到車站換一下了”。

漸漸地,趕集的,起早買東西的在街上多了起來,看看時間還早,兩人來到平東中心汽車站外五百米遠處的一個油條攤前,店老闆正在收拾桌椅板凳和捅煤火生火,“效軍,走一路了,吃點油條,喝碗麻糊吧,一上車就吃不成了。”

“好吧,老闆,來六根油條,兩碗麻糊,有沒有?”效軍說道。

“好嘞,你們請坐。”店老闆看了看眼前的兩人,一個老人土裡土氣,一個年輕人全身是泥,不屑地說了一聲。

兩人在一張桌子前坐下,很快店老闆把油條麻糊端了上來。效軍一看,不對勁兒,“老闆,你的油條和麻糊怎麼都是涼的,為啥不上熱的。”

“對不起,剛捅開火,熱的沒有,都是昨天晚上剩下的,你們要是吃呢,就吃,要是不吃,就掏錢走人。”店老闆邊捅煤火,邊慢條斯理地說。

“唉,老闆,你說這話就不對了,涼的東西我們怎麼吃,怎麼不吃也要掏錢走人,你這是什麼意思。”效軍父子倆問道。

“你們這麼說就不講道和沒有意思了,涼的照樣可以吃,難道你們在家就不吃涼飯,也沒有聽說吃涼飯吃死什麼人。再說了,即使你們不吃,飯是你們要的,也沒有說要熱的涼的,我又給你們端上來了,不應給錢嗎?天下這麼大的雨,你們

《人生奮鬥而精彩》 第五章 踏上旅途(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