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章 火銃與火炮 (第1/3頁)

聖閒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識了火藥的威力後,皇帝拉著神人不肯撒手;

“適才聽神宵王言,這神雷尚屬應急之法;莫非神人還有更厲害的法器?”葉謹瑜沒想到李淵居然將火藥武器稱為法器,或話在他心中,真的以為這等神兵,就是仙家使的法器吧。

你是皇帝,你最大。想怎麼叫就怎麼叫,不過說到火器,葉謹瑜腦袋裡便浮現出了排隊槍斃這個名詞。

在昨天之前,葉謹瑜從沒聽過排隊槍斃這種學術名詞,就是在找火藥時,翻看了火槍發展史,才得知線列步兵這種很有喜感的戰術。

當然,在現代人眼裡,線列步兵這種“排隊槍斃”戰術簡直就是排隊送死,要多搞笑有多搞笑。但實際上,這卻是當時最先進、最實際的戰術,沒有任何其它戰術能比它更加有操作性。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只是某一場戰鬥中某個將領腦袋發抽用了一次,那確實是個笑料;但事實上,這種戰術從有火槍以來十六世紀到線膛後裝槍誕生後的十九世紀,中間足足有四百年,所有歐洲國家的將領都用這種戰術;不可能所有人的腦袋都抽筋的。

葉謹瑜的學歷不高,見識也不廣,閱歷也不足;要是讓他一個人搞出一種什麼新武器,或者新戰術那肯定得抓瞎;指揮戰爭說不定還比不上古代人的思維靈泛;

但是葉謹瑜可以借鑑,他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可以借鑑;比方說這個排隊槍斃的線列步兵戰術。

線列步兵戰術需要什麼?

會列隊聽得懂軍令的步兵。

射程達到兩百米,有效射程在五十米以上的火槍。

葉謹瑜在搜尋資料的時候就想,若是在唐朝設計生產一型標準滑膛槍,再訓練一批能根據鼓聲進退的步兵使用它們,可不就能點亮排隊槍斃的戰術了麼,再給這線列步兵方陣配上一些火炮,對於唐朝步兵戰術發展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時葉謹瑜還只是想想,並沒有打算付諸現實。沒想到轉天李淵就向他索求更厲害的火藥法器了。

李淵問話的功夫,葉謹瑜的腦袋裡轉了這麼多心思,然後點頭回答道:“更厲害的火器當然是有的,比方說火炮,還有火銃。”葉神人本想說火槍,但一想到還要解釋火槍跟冷兵器長槍的區別,就乾脆用了銃字;銃反正也是火器,在農村老家裡,還拿來打野豬呢。

聽到火器還有兩種,李淵立刻就來勁了,道:“神霄王快快講來,此火炮和火銃是何等神器。”

葉謹瑜先問了一句:“陛下,剛才測試十公斤裝藥時,有一位大臣被石頭崩到了,你知不知道?”

李淵點頭道:“乃宋公國,戶部尚書蕭瑀,千牛衛說是被那個壺蓋打暈的;適才有宮監來報,已醒來了。”蕭瑀是李淵的親戚,也是跟著李淵的老人了,今天只是跟著來看熱鬧的,沒想到卻成了火藥的第一個犧牲品,好在沒有死,只是被打暈了去。

“剛才的測試是露天爆炸而已,然而就算是這樣,也做到一個壺蓋就能把人砸暈;陛下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弄一根一頭堵死的大管子,塞上幾斤火藥後,再放一個拳頭大的鐵球進去。引爆火藥,鐵球就會被暴出去,可以衝出數里,擊殺敵人!這種武器就叫火炮!”

李淵眯著眼睛,想像著一個拳頭大的鐵球從一根只有一面開口,餘者皆堵死的竹管裡衝出來,突出數里將人砸死的畫面。但是……

“神人,那管子不會被炸成粉嗎?”

沒想到李淵會想到炸膛這種情況,這個問題就算到21世紀都有發生,杜絕不了,只能想法儘量避免。葉謹瑜解釋道:“這種情況叫炸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質地較好的銅或者鋼來製造炮管;同時根據炮彈的尺寸和裝藥量來加厚炮壁。”

他用手比畫了一個二十厘米左右的圓,然後說道:“比方說我們有發射二十公厘大的炮彈的大炮,要把這枚炮彈發射到五百公步之外並且砸穿城門,計算出來需要多大的裝藥量。有了這個裝藥量後,我們再試驗要多厚的炮筒才不會炸膛。”

比劃了一會,感覺不太直觀,葉謹瑜乾脆找張紙,用自己的水芯筆畫了個紅衣大將軍的草圖。

李淵是個聰明人,葉謹瑜一解釋,再配上那醜得一逼的草圖,他就明白了,並且還想得更遠;點頭道:“無非是將管子造厚實一些罷了。若是五百公步之外就能鑿穿城門,以後毋須消耗將士蟻附攻城了;若是再將那神雷當鐵彈來使,更是威力絕倫。以此來看,火炮乃一種改變戰爭方式的法器!需要造,需要大量造;攻城可用,守城亦可用。”

《點歪科技樹什麼意思》 第二章 火銃與火炮(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